黎淑南-----问题研究材料.doc

黎淑南-----问题研究材料.doc

ID:50394290

大小:3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黎淑南-----问题研究材料.doc_第1页
黎淑南-----问题研究材料.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黎淑南-----问题研究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问题研究汇报资料研究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研究人员:黎淑南研究对象:八年(1)、(2)班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倡导:“预习是学习个体的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课前预习做的好,课上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就会被学生所领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所以,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非常重要。让一些把预习流于形式的同学能自觉的去做好课前

2、预习,从而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效果。研究的过程:1、教师要精心做好导学案的设计,所设计的问题必须能引发学生的思考2、根据学情分层确定预习目标。不同的学生,其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内在需求都不相同,不顾这些差异,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达到统一要求,必然不能激起学生预习的兴趣。因此,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或者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确定自己的预习目标,就十分重要。如勾股定理的几何验证:如图所示,在边长为c的正方形中,有四个斜边为c、直角边为a,b的全等直角三角形,你能用两种方法来计算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从而说

3、明勾股定理吗?试试看。此题对于中下层的学生比较困难,那只要求他们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即可,在课上的展示群学环节中,要求这部分学生听懂如何说明勾股定理,自己再去尝试做做看。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预习目标,增强了积极参与预习的有效性。3、根据预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对于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了解,并据此设计教学,或将原先的设计进行适当调整,使教学目标更合适,教学流程更合理,教学策略更富有针对性。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自己被充分重视,从而激发参与预习的积极性。根据预习结果,设计或调整教学,是“以学定教”的具体化,凸显

4、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必须为2“学”服务的现代教学思想的体现。4、重视预习成果展示,尊重学生劳动成果。对于预习的结果,教师可以亲自课前查,也可以交给小组长检查,更可以当堂展示,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产生成就感。但一定要查。允许学生展示成果时出错。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很可能是一种模仿,而错误绝对是一种经历,真是而自然,它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任何正确的答案和方式,都是经过曲折探索才得到的,往往在出错和改错的曲折探索过程中,课堂才是活的。”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权利,成长的机会。相比所谓的正确答案

5、,学生的自主思考更为重要。课堂就是引领学生由模糊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全面的过程。一旦发现学生有错误,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良好的教育时机,提示,鼓励,发挥错误的最大价值。达到教育目的。研究的结果:抓好了课前预习,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敢于争论,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活跃有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老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做好预习指导,认真设置预习目标,落实预习检测,每一步都锲而不舍,学生就一定能够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由“要我预习”变为“

6、我要预习”。学生对预习的态度认真了,尤其后进生,在课上也积极展示预习的成果。两班的成绩都有所进步。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