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doc

浅谈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doc

ID:50402416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5

浅谈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doc_第1页
浅谈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doc_第2页
浅谈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作者:刘汝珍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1日点击数:1690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不同时期标准也不尽相同。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肤浅的体会。绘画,有不画之画,所谓“于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绘画的最高境界。作诗,有不写之写,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是作诗的最高境界。我想,语文教学作为一

2、门艺术,也有“不教之教”,这可算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吧。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致力于“不教之教”,而又达到了“不教之教”的效果,我看这样的课就算是好课。所谓不教之教”,就是不直接教,说到底它也是一种“教”,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主张老师要少讲,老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表现在启发和引导上。这一主张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

3、,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辩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例如,我在讲《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中国孩子发出怎样的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学生一句句地咀嚼,一点点地体会,一步步的思考,终于悟到:“战争夺去了父亲的生命,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他渴望世界和平。”学生在这样的启迪和诱导下,学习《草船借箭》时,就会想“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怎样

4、借?”学习《田忌赛马》时,就会想“田忌和谁赛马,怎样赛,结果怎样?”久而久之,学生课外阅读使也就有了门径。这说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内生动示例,教会方法,要比老师一切都包办代替要好得多。这样,不教,却又达到了教的目的。作为老师不仅会“教”,而更应善于化“教”为“不教”。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先生还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魏书生先生多年来一直在这方面默默地

5、实践着。魏书生既当校长,又兼两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课,一年之中有半年时间在外讲学,10余年来从不让别人代课和代理班主任,而他的学生却照常按部就班上课,学生成绩都十分优秀。他成功的秘诀除了民主管理外,更主要的是在教学中强化了学法指导,实施了“不教之教”,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10多年来,魏老师没有批改过一篇学生作文,没有给学生布置过作业,没有出题考试过,这些全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而学生的统考成绩却比全县平均成绩还高出10多分。可一直以来,叶老所倡导的教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又履行了多少呢?我们囿于“上课就是讲课”的

6、思维定势,而习惯于课堂上乐讲不疲,教师以能讲而得意,学生以教师能讲而满意,甚至观摩课也以教师能讲为标准。结果是讲风过盛,效率很低。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虽然很重要,但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学”才是内在的。学生的责任是学,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要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归根结底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学校和教师不能包办。因此,我们要树立“以学为本”,“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强调学习上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以此来构

7、筑学生的基础,同时也将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起点。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离开老师,才可以超过老师,才可以成为人才。“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提出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要达到“不教之教”的教学境界,教师的角色意识要发生深刻的变革,即由“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转换。这是因为:首先,人类积累的知识浩如烟海,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在传统的教学形态里,教师是权

8、威的代言人,在教室空间里处于支配者的权威地位。新课程要求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关系,强调教师由教学活动的权威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角色转换。其次,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学生学习的渠道多样化了,如电视、网络等,让学生有更多更快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和渠道,这与我们以往的学习环境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另外,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