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上《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word教案 (10).doc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上《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word教案 (10).doc

ID:50418779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上《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word教案 (10).doc_第1页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上《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word教案 (10).doc_第2页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上《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word教案 (10).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上《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word教案 (10).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解析:“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属于识记层次的要求,主要应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简述”属于课标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认识”则属于理解层次的要求。所以,除了要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还要对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其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衩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的影响。“了解魏

2、源的主要思想”也属于识记层次的要求,只要知道魏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即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培养对比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观看英国鸦片走私船的图片、“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关于鸦片危害的内容

3、,形成对鸦片输入及其危害的感性认识。阅读教材并结合课外所学,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观察“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了解战争的过程。在图中找出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割让的香港岛的位置,并分析其位置特点及影响。掌握识图和运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林则徐虎门销烟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发动战争的

4、史实,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吸取鸦片战争中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二、教材分析包括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中英南京条约”介绍了鸦片战争的经过及其结果——《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也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之一,即引起中国新思想的萌发。本课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本课难点:怎样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三、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历史学习,步入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就本课

5、教材内容而言,部分学生通过小学学习以及课外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对诸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史实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关于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涉及许多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术语,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分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四、教学过程一、林则徐虎门销烟二、中英《南京条约》三、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导入新课:看图片:(虎门销烟浮雕)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它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这是其中的第一幅,展示的是林则徐领导的

6、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烟”即“大烟”,就是鸦片。林则徐为什么要当众销毁鸦片?历史上为什么将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出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例:英军入侵基本路线,了解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教师指图讲述三个阶段的时间及简单经过。(略)组织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归结为如下原因: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措施失当等。总而言之,中国的农耕文明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进程,在双方的交锋中,中国的失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所以“落后就会挨打”便

7、不可避免了)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关于内容: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能记住这些内容?让学生各抒己见。(包括归纳要点记忆、理解记忆、编顺口溜记忆、运用地图记忆等)然后,给出“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先给出表中前两项内容(项目、主要内容),引导并鼓励学生就《南京条约》的内容提出疑问,通过生生、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着重弄清以下几点:(1)南京条约中割的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2)银元与白银的关系(1银

8、元=0.72两白银)(3)五处通商口岸分布的位置特点及原因(集中于东南沿海。因为那里对外交通便利,商品经济较发达,贸易基础较好)关于影响:先指导学生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逐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或影响。注意结合地图(见下一页地图)明确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割占领土位置。经过归纳总结后,将结论一一呈现在表格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分析: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与以前相比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得出如下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