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教学设计.doc

ID:50436562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孔子拜师》 【教学内容】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内容.这是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   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   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所以,可以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

2、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文的生字和有关词语; 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3.参考资料:孔子拜师资料目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

3、、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2、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查找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题解读。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正音“子”)。 2、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知道孔子的老师是谁了吧?(老子)(板书)奇怪,老子、孔子,他们的名字怎么都是子?这里的学问可大着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3、简介孔子的情况。 (1) 学

4、生自由发言所收集的材料。 (2) 教师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4、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读课文、粗知主要内容,生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 读准生字词    (2)认清字音。 3.理解词语意思。 (1) 互相解词意。  (2)查工具书解词意。 闻名:有名、著名。 渊博:学识深而广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赶路。 纳闷:因疑惑而发闷。   止境:边际,尽头。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感知课文大意:课文围绕

5、孔子和老子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课(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6、过渡铺垫: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如何拜师,结果怎样,我们等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三、课堂作业 1、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2、书写生字,课后抄写生词。 3、熟读课文,搜集孔子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一)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1.抽读。   2.齐读。   (二)练习概括课文大意。   1.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了词语,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如果能用上上

6、节课我们新学的词语就更好了。   板书:决定拜师 前往洛阳 认真求学 受到敬重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师中的所想所做所说,激发崇敬之情。 (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     “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    1.孔子自己觉得知识不够渊博,那你觉得呢?    2.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   3.齐读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   (二)拜

7、师过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板书:默读 做 说   “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1.句中有哪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①默默地读读这两个词,联系上下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②根据刚才说的意思,看着这两个词语,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一说,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