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初中物理-浮力学案.doc

青岛初中物理-浮力学案.doc

ID:50442160

大小:1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6

青岛初中物理-浮力学案.doc_第1页
青岛初中物理-浮力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青岛初中物理-浮力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浮力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体会浮力的存在。2、能用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3、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简单的现象。4、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的探究习惯。[学习重点]探究浮力的大小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学习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学法指导]分组合作,实验探究[课前导学]1.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5N,乙物重3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甲受到支持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2.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

2、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都;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有关系.[课堂导学]★知识点1:浮力的存在探究实验1:将木块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你看到什么现象?木块受到重力的作用,为什么不沉入水中呢?探究实验2: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或铜)块块,记下铝块的重力G物;用手向上托金属块,测力计示数如何?在把金属块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比较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说明什么问题?实验结论:液体(或者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的托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浮力的方向是。★知识点2:影响浮

3、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实验3::把空的小桶缓缓按入溢水杯(水不要满!)水中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桶所受浮力越来越_________,溢水杯中水面高度__________。通过以上实验,你猜想到浮力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知识点3:浮力的大小探究实验4:(1)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圆柱体(金属块)、溢水杯、小桶、水(2)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的重力G物;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③将圆柱体浸没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G桶+水;

4、⑤计算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和排出水的重力G排。(3)记录实验数据:次数圆柱体重G物/N浸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N浮力F浮/N小桶重G桶/N小桶和水的重G桶+水/N排出水的重G排/N      换用金属块再做一次次数铝块重G物/N浸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N浮力F浮/N小桶重G桶/N小桶和水的重G桶+水/N排出水的重G排/N      (4)归纳总结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其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公式表达为:[课后导学]1.一个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读数为10N

5、,然后把它浸没到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7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N。2.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片,C为铁球,而且VA=VB=VC,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它们受到的浮力FA、FB、FC之间的关系是:FAFBFC(填“<”、“>”或“=”)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石块,把石块慢慢浸没入水中,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与石块浸没的深度h的关系图像是()4.把橡皮泥卷成团后放入水中则_________,因为_______.把橡皮泥做成空心放入水中(不让水进入空心内),则_______,因为排开水的体积比卷成团的___

6、____,浮力_______.5.铁球的一半浸入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5牛,铁球它的浮力为_______牛。当铁球全部浸入水中后,它的浮力为________牛。6.体积为100厘米3的铜块浸没在水中5米深处,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牛;若把它浸入10米深处受到水的浮力又为牛。7.一物体体积为100厘米3,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牛,浸没在密度为0.8×103克/米3的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牛。8如图把体积相同的两个实心铁球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则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A在水中的大B在煤

7、油中的大C一样大;D由于深度不同,无法比较。9.某同学在“研究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同一物体做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如图:1)分析比较图A和图B可以得出:ABCDEF水水水盐水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图B和图C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比较图C和图D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比较图C和图E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析比较图C和图F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