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法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赵维涛 陈孝珍5 空间问题与板壳单元.ppt

有限元法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赵维涛 陈孝珍5 空间问题与板壳单元.ppt

ID:50457935

大小:1.08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3-09

有限元法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赵维涛 陈孝珍5 空间问题与板壳单元.ppt_第1页
有限元法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赵维涛 陈孝珍5 空间问题与板壳单元.ppt_第2页
有限元法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赵维涛 陈孝珍5 空间问题与板壳单元.ppt_第3页
有限元法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赵维涛 陈孝珍5 空间问题与板壳单元.ppt_第4页
有限元法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赵维涛 陈孝珍5 空间问题与板壳单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限元法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赵维涛 陈孝珍5 空间问题与板壳单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空间问题与板壳单元第五章空间问题与板壳单元§5.1空间轴对称问题§5.2常用的体单元§5.3板壳问题§5.4算例5.1空间轴对称问题在用有限元法求解轴对称问题时,采用的单元一般为整圆环,如图所示。它们和子午面rz面相交的截面,可以是直边三角形或矩形,也可以是任意四边形、曲边三角形、曲边四边形等。各个单元之间以圆环形的铰相互连接,而每一个铰与子午面rz面的交点就称为节点。如图上的i、j、m等。所有单元将在子午面rz面上形成有限元网格,与在平面问题中形成的网格一样。因为在轴对称问题中采用的单元是

2、一个整圆环,所以在计算单元的体积时要注意到这一点。下面以三角形截面单元为例,说明如何求解轴对称问题。如图所示子午面rz面上的一个三角形单元,设单元上任一点的径向位移(沿r向位移)分量为,轴向位移(沿z向位移)为量为。由于这两个位移分量仅是r和z的函数,故令与平面问题一样,可将位移用形函数及节点位移表示为5.1.1位移模式即式中:——二阶单位矩阵;、、——形函数矩阵,如下(i、j、m轮换)式中:5.1.1位移模式由弹性力学知,轴对称问题中除平面内的应变分量外,还有环向应变。因此其几何方程为将位移代入

3、上式,得5.1.2单元应变引入则5.1.2单元应变应变矩阵中的元素不全是常量,因此单元内的应变也不是常量,这是因为轴对称问题中采用的单元是圆环,径向的位移必引起环向应变,而此应变的大小与点的位置有关。另外,由于中含有项,使单元的应变、应力及单元刚度矩阵的计算比平面问题复杂得多。根据弹性力学可知,对于轴对称问题,有5.1.3单元应力根据虚功原理或用最小位能原理,可以和平面问题一样推得其单元刚度矩阵的表达式为,在轴对称问题中,由于单元是一圆环,上述积分式中的微分体积可取为微分圆环的体积,即,故单元刚度

4、矩阵为与平面问题一样,单元刚度矩阵是一个阶的方阵,矩阵可分成三块,故也可分成个子矩阵,每个子矩阵为阶的方阵,其表达式为5.1.4单元刚度矩阵因为矩阵与坐标有关,且坐标r处于分母上,因此积分不像平面问题中那么简单,常采用三种办法进行计算:1、显式积分;2、数值积分;3、简单的近似积分。一般采用第3种简单的积分,它不仅在程序上简单,而且还回避了节点在极轴上时带来的奇异问题。实践证明,在精度方面它并不比精确的积分公式法差。具体做法是取节点坐标平均值,即单元中心坐标5.1.4单元刚度矩阵并取在式刚度矩阵中

5、以代替,以代替可得这样就使得单元刚度矩阵中的被积函数化为常数,然后积分即可求得,具体表达式这里不再给出。5.1.4单元刚度矩阵与平面问题一样,无论使用虚功原理或最小位能原理可以得到相同的载荷移置公式,其形式与平面问题相似。1.集中载荷轴对称问题中的集中载荷实质上是沿着圆周线作用,均匀分布的一圈力。在子午面单元上任一点处作用集中力,其中、为单位弧长上分布力的合力,其对应的等效节点载荷为5.1.5等效节点载荷2.面力设单元的分布面力为,则其对应的等效节点载荷为3.体积力设单元是分布体力为,其中、为单位

6、体积的体力分量,其对应的等效节点载荷为例如,在体力为自重的情况下,有、其中为容重,于是有5.1.5等效节点载荷1.位移模式如图所示的四面体单元,单元节点的编码为i,j,m,n。每个节点具有三个位移分量,单元节点的位移列阵可表示为单元的位移模式采用线性多项式的形式,如下5.2.1四面体单元将单元上四个节点坐标代入上式,求解相应参数,则单元内任一点的位移可用节点位移和形函数表示,如下用矩阵表示为式中:I——三阶单位阵;、、、——四面体单元的形函数,如下5.2.1四面体单元式中:(i、j、m、n轮换)式

7、中:V——四面体的体积。5.2.1四面体单元2.单元应变根据几何方程,得(i、j、m、n轮换)由于单元中的应变是常量,所以四面体单元是常应变单元。5.2.1四面体单元3.单元应力由物理方程得单元的应力为式中:——空间问题的弹性矩阵,如下5.2.1四面体单元式中:——四面体单元的应力矩阵,表示为(i、j、m、n轮换)式中:,,。由于单元中的应力是常量,所以四面体单元是常应力单元。5.2.1四面体单元4.单元刚度矩阵由虚功原理,按照平面问题的类似推导,可得空间问题的单元刚度矩阵为单元刚度矩阵可表示为分

8、块形式,如下式中任一子块由下式计算5.2.1四面体单元式中:5.2.1四面体单元5.等效节点载荷(1)集中载荷若集中载荷为,则等效节点载荷可表示为(3)体力若分布体力为,则等效节点载荷可表示为5.2.1四面体单元(2)面力对于单元的某一边界上的分布面力,则等效节点载荷可表示为单元自重的等效节点载荷可由上式计算,因为,所以等效节点载荷表示为由上式可知,单元等效节点力可看作将单元自重W均匀移置到每个节点上。5.2.1四面体单元1.四面体单元由上节可知,常应变四面体单元中的各点应力为常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