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doc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doc

ID:50482787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doc_第1页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doc_第2页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思考印江三小刘志勇不胜枚举的、触目惊心的学校安全事故给我们的启示是:校长和老师多一分责任,学生就会多一分安全,工作中多一分细心,学生就多一分呵护。尤其学校管理干部,在学校安全工作这个问题上一定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尽心、尽心、再尽心。牢固树立一种理念:有学生在就有管理。学校在安全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抓往要害、统一调度、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有备无患”的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工作原则,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切实做到意识重视,工作做细。一、学校要组织教师加强对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开展警示教育,落实

2、学校综治和安全工作责任制。教师要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教育的法规,牢固树立“生命不保,何谈教育”、“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意识,强化学校综治和安全工作要以师生安全和校园安宁为主要内容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学校再困难,教师再辛苦,也要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这一意识。老师要充分认识肩负责任的重大,不允许有丝毫的麻痹和大意,不能因推测可能不会出事而疏忽工作,时刻想到万一出问题那怎样交代(不想可能,多想万一)。学校要与教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学校把安全工作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内容

3、。二、做好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1、学校要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对校舍、电路、体育设施及3其它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使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班主任也要及时检查、处理教室内不安全因素。如玻璃松动可能会掉的要安好,桌子、凳子乱钉钉子挂书包的要拔掉,以防挂伤学生。学校在比较狭窄的通道或比较危险的地方要设立警示标志,提醒师生过往时注意安全。2、学校要明确值日教师每日对课间活动的监控和管理,树立有学生在就有教师在,有学生在就有管理的理念。课间、课余时间是学校对学生管理的“真空时段,”往往被老师们所疏忽,而这个时段往往

4、容易出现学生追逐打闹及其它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为此,学校要排出值日对学生课间活动进行巡视监控和管理。值日巡视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3、加强对学生疾病防控和饮用水的管理。教师上课前要清点学生人数,对未到学生要问清原因了解去向。对上课时状态不佳的学生要及时询问是否患病,课上发现学生突发病要及时采取可行措施加以救治,并通知家长。发现患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让其离校医治。各班饮水器要定期清洗,使其随时保持清洁。4、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安全,下课时要清点学生人数。5、实行以自然村寨分组结

5、合放学制,每组要有名单,便于清点人数,要求组长把每组学生带拢村寨。6、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阻止校园周边和校内暴力、伤害事故的发生,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对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3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教师对违纪学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杜绝采用简单粗暴和压制的方法。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和其它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减少因教师个别行为导致恶性事件发生,对差生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和热情去进行感化和帮助。7、实行集合放学制,并清点人数。课间操及放学集合后解散时,按班级分先后解散,以避免发生拥挤踩踏。清旱开铁门时如可能造成拥挤,

6、开门教师必须先让学生排队,再进校园。8、各班教师要经常性对学生课间活动进行引导。变弹跳棋珠、玩弹枪、水枪、纸炮枪、铲纸牌及互相追逐打闹等不卫生、不文明或者有危险性的活动为跳绳、打乒乓球、羽毛球、下棋、猜谜语等冶情益智的体育活动或智能力游戏。三、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意识是安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小学生相对成人而言,行为比较大胆莽撞,普遍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缺乏对事故风险的辨识和防范能力,一些孩子对影片动作甚至盲目崇尚,肆意模仿。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是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关键

7、环节和当务之急。各班均要开设安全知识课,并结合学校和季节因地因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另外,学校和班级均要结合实际拟订安全工作预案,并经常性地开展演练,从而提高学生遇险时的自救、自护、逃生的能力。总的说来,在学校安全工作中我们的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只要做到意识重视、工作做细,就能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