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孙强 编著8 环境伦理.ppt

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孙强 编著8 环境伦理.ppt

ID:50483178

大小:4.29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09

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孙强 编著8 环境伦理.ppt_第1页
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孙强 编著8 环境伦理.ppt_第2页
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孙强 编著8 环境伦理.ppt_第3页
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孙强 编著8 环境伦理.ppt_第4页
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孙强 编著8 环境伦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科学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孙强 编著8 环境伦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1不同环境伦理观出现的背景及发展8.1.1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观8.1.2人类中心论8.1.3生物中心论8.1.4生态整体论8.1.5自然价值论8.1.6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8.2环境道德观8.3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8.4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8.5环境伦理实践案例8.5.1满口虎牙生生锯断8.5.2由人养大的小棕熊带村民逃离一场灾难第8章环境伦理8.1不同环境伦理观出现的背景及发展◆伦理研究社会伦理道德的科学,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所应该遵循的规则和应尽的道德义务◆环境伦理学它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利的新伦

2、理学。◆环境伦理学研究对象研究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间伦理道德的关系研究人类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人类个体、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8.1.1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观中国古代儒家所倡导的“仁义”,即是其最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规范。“仁”是指对人、对物要有爱心,“义”是指实现“仁”的方式。古代先哲们朴素地保护自然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8.1.2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把人的利益作为最高准则(Ultimatenorms)来判断一切事物。人◆8.1.3生物中心论生物伦理学的奠基者保尔.泰勒(P.Tyler)提出

3、,采取尊重自然的态度,就是把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动物看作是具有固有价值的东西,要尊重“作为整体的生物共同体”,而尊重“生物共同体”就是承认构成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的固有价值。◆8.1.4生态整体论生态整体论视整个地球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不仅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具有其内在价值,且大气、水体、土地、岩石和自然景观等都有其固有的价值,自然界的一切存在物都有其生存权力。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Leopold)被认为是发展这一理论的最有影响的大师,他的《沙乡年鉴》(1949年)的最后一节“大地伦理”(Landethic)是第一次对整体论进行的系统性的环境哲学阐述。8.1.5自然价值论霍

4、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认为,生态系统也是价值存在着的一个单元:一个具有包容力的重要的生存单元,没有它,有机体就不可能生存。共同体比个体更重要,因为它们相对来说存在的时间较为持久。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包括了对个性的持续不断的选择。生态系统拥有的是自在的价值,而不是自为的价值。◆8.1.6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与生物中心论和生态整体论不同,这种观点是以人类为中心,强调人与人的权利均等以及自然环境、其他生命有机体与人类的权利均等。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考虑环境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类对大自然的道德义务,最终都源于人类各成员相互间所应该承担的义务

5、。这种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相异之处,是它把人类各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从“代内”扩展到了“代际”,认为在享有自然资源与拥有良好的环境上,子孙后代与当代人具有同等的权利。8.2环境道德观环境道德观要求人们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自然观,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而与之和谐相处。把既要保护人类世世代代的生存条件,又不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境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行为准则。生态系统面积(万hm2)单位年价值(美元/hm2.y)全球价值(1012美元/y)大洋33200002528.4海岸310200405212.6热带森林19000020073.8其它森林2955003020

6、.9草地3898002320.9湿地33000147854.9湖泊与河流2000084981.7耕地140000920.1全球生态服务总价值:33.3表8-1全球年生态系统服务的平均价值8.3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核心是公平与和谐。公平包括代际公平以及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代内公平;和谐则是指全球范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代际公平的前提是代内公平,而代内公平则是用以调整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消除世界贫困、寻求共同发展的伦理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即人类活动应与环境系统协调。每一代人在满足本代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应使资源和环境条件保持相对稳定,以便

7、持续地供给后代。8.4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最小伤害原则适度消费原则分配公平原则公正补偿原则比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②权利平等准则①公正性准则③全球合作准则8.5环境伦理实践案例案例1.满口虎牙生生锯断锯牙后的小老虎痛苦地直咧嘴案例2.由人养大的小棕熊带村民逃离一场灾难问题与思考1.环境伦理学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有什么思想产生?2.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是怎样的?其有什么实际意义?3.满口虎牙生生被锯断的背后隐藏着哪些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4.锯断虎牙的人有社会伦理道德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