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概论课件.ppt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件.ppt

ID:57157078

大小:43.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8-02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件.ppt_第1页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件.ppt_第2页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件.ppt_第3页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件.ppt_第4页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部分环境伦理学理论第7章生物中心伦理和生命固有价值第8章荒野、生态学和伦理学第9章土地伦理第10章深生态学第11章社会生态学和生态女权主义第7章生物中心伦理案例7生物多样性科学归类的物种约有140多万种地球上存在着3000至4000万计的生命形式生命的多样性中潜藏着大量的医药的、农业的、经济的、美学的、娱乐的和科学的价值我们需要依赖其它的生命形式才能生存人为因素导致生物灭绝率大增问题:我们与其它生命形式有什么伦理上的关系吗?以生命为中心的或称之为生物中心的伦理学合理吗对时间的思考:古时,月、日,以星象为参考,众生皆一今时,以秒、

2、分、时、区为参考,以人为本7.1概述环保主义者不满意传统的环境伦理分析,对进行的伦理学拓展也认为不足以应对紧迫的环境问题对已经公认的现象视而不见是非常不合理的存在是引起重视的第一步环境伦理来自哲学家?还是环境主义者?环境主义者更热衷于彻底转变伦理观念,而不是囿于传统的伦理原则传统伦理拓展主义的三个问题人本主义越象人越容易获得道德身份个体主义(个人主义)个体动物可拥有道德身份,物种则不行。忽略联系拓展目的不在于提出新的环境伦理理论应用性的伦理;局限性、批评性、否定性7.2何谓环境哲学?看看环境主义者的观点、行为在对现存的环境问题口诛笔

3、伐,甚至流血牺牲后,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环境哲学即是这种思考的产物。它要考察问题的根源,人们为什么对环境问题苦恼,为什么应该苦恼?7.3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和固有价值工具价值是指其有用的功能内在价值(intrinsicvalue)是指它本身有价值而非其可供使用的特征固有价值是指事物本身对它自己为善(或有好处),它独立于任何来自人类的评价。工具价值吉佛德·平肖(GiffordPinchot)的保护主义运动强调森林和荒野的工具价值几乎任何功利的和经济的计划(建议)均出自对自然的工具价值方面的考虑失去了或即将失去的东西,人们才感到它的宝贵

4、,或它存在的价值干净的空气、水、食物和充足的阳光体育产业、保护区内在价值(intrinsicvalue)象征意义上的、美学上的、文化上的纪念意义的物品友谊自由钟(LibertyBell),泰姬·玛哈尔陵(TajMahal)或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的大卫雕塑(David)固有价值(inherentworth)强烈的争论有人认为,谈完全独立于人类评价的“价值”毫无意义。有人认为,固有价值的讨论还是有意义的。如人类自己拥有固有价值。人的固有价值独立于他人的评价。人以外的生物或事物可否拥有固有价值?有些环境主义者认为众生皆有

5、固有价值动物保护主义者认为至少某些动物拥有固有价值纯自然物体或生态系统拥有固有价值有无意义?事物得有什么样的背景才能拥有固有价值?赋予某事物以固有价值有何实践上的意义?7.4生物中心主义伦理学和敬畏生命“生物中心伦理”(BiocentricEthics)认为,所有生命均有固有价值生物中心一词是指“以生命为中心”阿尔伯特·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理论生物中心伦理的一个早期版本施韦泽(Schweitzer)的伦理思想现代工业社会使生活之善与自然之善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远科学和技术的提高带来了工业化社会,它将自

6、然当作冷漠的、无价值的、机械的力量,从而分割开伦理与自然的联系。现代科学把自然看作机器,它遵从物理和力学定律。自然本身没有什么“善”(也无所谓恶)。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类伦理就没有了基础,伦理价值只是个人的看法或感觉。现代工业社会里的战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官僚主义、无意义的工作及文化坠落都缘自这种分离行为施韦泽(Schweitzer)的伦理学思想寻求重建自然和伦理之间的联系他确信自然界有善的存在,固有价值可帮助给人类伦理以一基础。施韦泽(Schweitzer)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想法概括在其“敬畏生命”中。施韦泽(Schweitze

7、r)认为,人类感情的最基本的事实是“我是个要活下去的生命,是众生之一员”。伦理就从我们完全明白完全敬畏下面这一事实开始:成为思考型动物的人感到,敬畏每个想生存下去的生命,如同敬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他如体验自己的生命一样体验其它生命。他接受生命之善:维持生命,改善生命、培养其能发展的最大的价值;同时知道生命之恶: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抑生命之发展。这是绝对的、根本的道德准则。施韦泽(Schweitzer)没有简单地把敬畏生命想象成某种法则,那种我们可应用于具体问题的法则。敬畏生命更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确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不仅仅是我

8、们该做什么。它描述的是一种品性,或是种品德,而非行为规范。一个有道德的人应持这样的态度:敬畏任何有固有价值的生命。7.5伦理学和品德对许多传统伦理学说如功利主义、道义论和自然法则的拥护者而言,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我该如何行?”伦理学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