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陈焕江 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ppt

汽车运用工程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陈焕江 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ppt

ID:50490997

大小:1.04 MB

页数:75页

时间:2020-03-09

汽车运用工程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陈焕江 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ppt_第1页
汽车运用工程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陈焕江 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ppt_第2页
汽车运用工程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陈焕江 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ppt_第3页
汽车运用工程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陈焕江 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ppt_第4页
汽车运用工程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陈焕江 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运用工程学 教学课件 作者 陈焕江 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BW4主编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第八章 汽车的环保性第九章 汽车的质量利用和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第七章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第一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第一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第一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一、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概念二、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1.汽车振动及其传递途径2.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图7-1 人体坐姿受振模型图第一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图7-2 各轴向频率加权函数(渐进线)第一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表7-1 频率加权函数、轴加权系数3.平顺性的评价方法(1)单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aw用基本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时,先计算各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第一节 汽车

2、行驶平顺性1)对记录的加速度时间历程at,通过相应频率加权函数w(f)的滤波网络,得到加权加速度时间历程aw(t),按下式计算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w(m·s-2):2)对记录的加速度时间历程a(t)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功率谱密度函数后再按下式求出单轴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aw:(2)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aw0(3)加权振级与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的换算 在具体测量时,有些“人体振动测量仪”采用加权振级Law(dB)作为测量指标。第一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表7-2 和与人的主观感觉之间的关系三、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因素1.悬架结构2.悬架阻尼3.轮胎4.座椅5.非悬架质量第一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四、汽车行

3、驶平顺性试验1.汽车悬架系统的刚度、阻尼和惯性参数的测定图7-3 悬架系统衰减振动曲线a)车身振动 b)车轮振动第一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2.悬架系统部分固有频率(偏频)和阻尼比的测定3.汽车振动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的测定4.实际路面随机输入行驶试验5.汽车驶过凸块或凹坑脉冲输入行驶试验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一、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1.轮廓通过性及评价指标表7-3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1)最小离地间隙 最小离地间隙h(mm)指满载、静止时,汽车除车轮之外的最低点与支撑平面之间的距离,用于表征汽车无碰撞地越过石块、树桩等障碍物的能力。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2)接近角 接近角γ1(

4、°)指满载、静止时,自车身前端突出点向前车轮所引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图7-4),表征汽车接近障碍物(如小丘、沟洼地等)时,不发生碰撞的能力。图7-4 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h—最小离地间隙 b—两侧轮胎内缘间距 —接近角—离去角 β—纵向通过角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3)离去角 离去角γ2(°)指满载、静止时,自车身后端突出点向后车轮所引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图7-4),表征汽车离开障碍物(如小丘、沟洼地等)时,不发生碰撞的能力。(4)纵向通过角 纵向通过角β(°)指满载、静止时,在汽车侧视图上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表征汽车可无碰撞地通过小丘、拱桥等障

5、碍物的轮廓尺寸。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5)最小转弯直径和内轮差 最小转弯直径dH(m)指转向盘向左或向右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车辆外转向轮印迹中心在其支承面上的轨迹圆直径中的较大者,表征汽车在最小面积内的回转能力和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障碍物的能力。(6)转弯通道圆 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车辆所有点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圆外的最大内圆称为转弯通道内圆;包含车辆所有点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圆内的最小外圆称为转弯通道外圆。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图7-5 最小转弯直径和内轮差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图7-6 转弯通道圆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2.

6、牵引支承通过性(1)最大单位驱动力 在松软地面上行驶时,驱动轮对地面施加向后的水平力,使地面发生剪切变形,相应剪切变形所构成的地面水平反作用力,称为土壤推力;而轮胎对土壤的压实作用、推移作用而产生的压实阻力、推土阻力,以及轮胎变形引起的弹滞损耗阻力之和统称为土壤阻力。(2)附着质量和附着质量系数 附着质量指汽车驱动轴的载质量Mϕ,附着质量系数Kϕ即汽车附着质量Mϕ与总质量M之比。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3)车轮接地比压 车轮接地比压p(kPa)指车轮对地面的单位压力。二、汽车的倾覆失效1.汽车纵向倾覆图7-7 汽车在纵向坡道上等速行驶时的受力图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2.汽车侧向倾覆图7-8 汽车

7、的侧翻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1)侧坡引起的侧翻 汽车在侧坡上直线行驶时,当坡度角β(°)大到使重力通过一侧车轮接地中心,而另一侧车轮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等于零时(图汽车将发生侧翻。(2)侧向惯性力引起的侧翻 汽车高速曲线行驶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也可能导致侧翻。图7-9 汽车圆周行驶受力情况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三、结构因素对汽车通过性的影响1.行驶系结构(1)汽车车轮 轮胎花纹、结构参数、气压等对汽车越野行驶滚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