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高楼教案.doc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

ID:50497982

大小:8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09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_第1页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_第2页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_第3页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_第4页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北有高楼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教研室:大学语文教师姓名:授课时间: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专业和班级授课内容《西北有高楼》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西北有高楼》的思想与艺术特色教学重点《西北有高楼》的知音难觅主题教学难点《西北有高楼》中关于追求人生理想过程中的苦闷教具和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时间分配(90分钟)一、引入新课:《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价值二、《古诗十九首》的定名三、《西北有高楼》的作品分析四、《西

2、北有高楼》的主题五、《西北有高楼》的哲理六、《西北有高楼》的艺术七、总结:古诗的学习方法八、思考题及参考书目5103020101032板书设计一、《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价值二、《古诗十九首》的定名三、《西北有高楼》的作品分析四、《西北有高楼》的主题五、《西北有高楼》的哲理六、《西北有高楼》的艺术讲授新拓展内容诗歌的潜能与多义课后总结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讲稿讲授内容备注《西北有高楼》一、引入新课:中国古代有大量失意文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窘、理想与抱负的不得实现,都造成了迁客骚人的千古悲叹。上至战国时

3、期的屈原,下至清代的郑燮,中国的失意文人面对现实作出了种种的人生选择,或坚持理想、以身殉志,或独善其身,甚至随波逐流。《渔父》、《西北有高楼》和秦观的《踏莎行》就体现了失意文人的人生选择和苦闷心理。二、《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个名篇。《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组最重要的作品。因为,从《古诗十九首》开始,中国的诗歌就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五七言体式。在中国的旧诗里,人们写得最多的就是五言诗和七言诗。直

4、到今天,写旧诗的人仍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而《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中最成熟的作品。最早载于《昭明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又风格相近,昭明太子萧统泛题为“古诗”,从此成了专称。这组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大体创作于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时。其时正值儒学衰微之时,旧有的道德原则失落,主体意识觉醒,新的信仰尚未建立起来。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文治武功、畋猎游乐、宗庙祭祀

5、等文学题材,逐步让位于与文士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和生命感受等。因而《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其内容大抵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有《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回车驾言迈》三首。修齐治平建功立业,本是儒家强调的积极入世之道,而在这里,它染上了文士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悲伤色彩。他们意识到了物有盛衰,感叹人生短促,于是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甚至露骨地宣称为摆脱贫贱而猎取功名:“

6、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今日良宴会》)第二,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的迷惘与痛苦。有《青青陵上柏》和《明月皎夜光》二首。前者写作者游戏宛、洛,意在仕途,然而他发现那宫殿巍峨、甲第连云、权贵朋比为奸苟且度日的都城世界,并不属于他。“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他感到失去了人生的归宿,前途迷惘,有从政理想被亵渎的愤懑。后诗则写对友情炎凉、人心不古的愤慨,隐含着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在共同利益的争斗中,一些文士标榜气节、忠义,而当在功名利禄之途上展开竞争时,旧谊

7、便发生了变化。侥幸者和失意者的沉浮异势,使原来的友情徒具虚名。“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诗人一度笃信的道德原则,在复杂变态的人际关系中顿显虚妄。第三,表现对个体生命的唯物认识和新的人生选择。有《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生年不满百》三首。现实政治的黑暗,世风的浇薄,旧道德原则的崩溃,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和无可奈何的心态。建功立业传统价值观破灭之后,诗人转向对个体内在生命价值的新思索。《驱车上东门》将个体生命放在永恒的宇宙中对比思考,作者发现了个体生命的弥足珍贵与短暂:“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

8、如寄,寿无金不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从一介草莽到贤哲圣人,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短促有限的,这种认识是唯物的、正确的。由此诗人又超越旧有价值观念,对人生作出了新的抉择:“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生年不满百》也有同调:“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代来兹?”及时行乐、追求现世享受,这种价值选择虽然有些消极,不够健康,但是它是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