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高楼(精)教学提纲.ppt

西北有高楼(精)教学提纲.ppt

ID:59805860

大小:69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1-25

西北有高楼(精)教学提纲.ppt_第1页
西北有高楼(精)教学提纲.ppt_第2页
西北有高楼(精)教学提纲.ppt_第3页
西北有高楼(精)教学提纲.ppt_第4页
西北有高楼(精)教学提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北有高楼(精)教学提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北有高楼(精)二、《古诗十九首》五言诗的产生汉末诗坛《古诗十九首》的结集三、文本详析“空中送情,知向谁是?言之令人悱恻。”作者的思想情感过于深厚和丰富,一切凝炼压缩在想象中,避实就虚,完全从空际着笔,创造了缥缈空灵而又能够真实反映生活的艺术境界。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三、文本详析作者并未对弦歌人作正面描写,而是运用高妙的艺术手法,通过间接的、侧面的暗示,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四、深衷浅貌的艺术奇葩《古诗

2、十九首》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谢榛《四溟诗话》泣鬼神、动天地。——胡应麟《诗薮》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四、深衷浅貌的艺术奇葩“深衷浅貌,语短情长”1.形象性2.概括性3.音乐性四、深衷浅貌的艺术奇葩中国诗歌由民间文艺发展到文人创作的黄金时代中的一个过渡时期。《十九首》所特有的“温文淳厚,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四、思考与讨论1.有人试图考证出这座楼的确切地点,主人的确实身份,你认为这种工作的意义如何?2.比较本篇与后面的王国维《浣溪沙》手法及效果的异同。3.比较本篇与白居易《琵琶行》关于音乐描写

3、的异同。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