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连贯(教案).doc

语言的连贯(教案).doc

ID:50498979

大小:5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09

语言的连贯(教案).doc_第1页
语言的连贯(教案).doc_第2页
语言的连贯(教案).doc_第3页
语言的连贯(教案).doc_第4页
语言的连贯(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的连贯(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1、62课时《语言的连贯》导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要求。2.了解语言连贯题的命题形式。3.掌握语言连贯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教学重、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1.讲授法:简单讲解考纲的要求和命题形式。2.问答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解决重难点问题。3.讲练结合法: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七年湖南高考题有效导入1、(07年湖南)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

2、院院士。A.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C.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答案:B解析:这里既考了“得体”也考了“连贯”。考虑是否符合语境,可以排除A,“他本人”“敝校”太过于书面化;考虑是否连贯,可以排除C和D,C由“学校”到“本人”不合逻辑,D中由“他”个人到“全国人民”跳跃性太大,且与前面“校友”的交代无照应关系;2、(08湖南)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

3、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3、(09年湖南)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A  [解析]可能有同

4、学选了B,其实根据对联的最基本的平仄要求仄起平收就可以排除B,不选B还因为内容上“芙蓉”与“荷花”重复;同时“芙蓉”与“荷花”在结构上不同,一为联绵,一为偏正;而且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  当然题目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芙蓉”对“杨柳”严格讲来不工整,因为“芙蓉”是联绵词,“杨柳”是联合式复合词。  附录:联绵词小知识  在汉语中,有一种词叫联绵词。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包括在单纯词中,它包含了双声的,如:“仿佛”、“伶俐”等,也有叠韵的。  连绵词有三种类型:  1、双声词。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5、  2、叠韵词。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如“骆驼”“徘徊”。  3、非双声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指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如:“芙蓉”  在对联中,联绵词必须对应联绵词,不能与其它词性的词相对。古代严式对更主张在联绵词中必须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3、(11年湖南)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

6、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答案【D】A项“拨冗”是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属敬辞用于对方,还有“特此通知”用在此处也不合适。B项“光临”用于对方,敬辞。C项“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用于“庆典”不合适。D项符合人物身份,用语得体。4、(10年湖南)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D.楼阁新成花欲语本题考查填写诗句的能力,应注意诗意的前后衔接。A项“

7、落红满地乳鸭啼”中“落红满地”与诗中第一句中的“城雪初消”不吻合。B项“柳梢听得黄鹂语”与诗中最后一句搭配恰当,故正确。C项“春山一路鸟空啼”与“第一声”相矛盾。D项“楼阁新成花欲语”表明尚未发出声音,与“第一声”不符5、(12年湖南)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D.寒气偏归我一家【答案】B【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

8、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