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教案).doc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doc

ID:50499908

大小:42.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doc_第1页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doc_第2页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doc_第3页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郭沫若诗两首教学目标一、领悟诗情,理解诗意。二、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三、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教学重点把握诗歌内容,挖掘文章的主题。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教学法朗读想象法授课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天上的街市》教学目标:分析《天上的街市》体会诗人情感及诗作的意境。教学重点:把握诗歌内容,挖掘文章的主题。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一、整体把握,提问讨论。    1.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可概括为: 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2.民间传说的

2、牛郎织女的故事与诗中一样吗?(让学生发言谈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主要情节,突出悲剧的结局。)3.作者为什么把天上写得这么美?为什么要把民间的悲剧故事改成诗中的那么美好、自由、幸福?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  (意在引导学生追问诗人的内心世界,引出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即理解诗歌一定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写作的背景。)二、理清写作思路,理解联想与想像的作用。     1.现在具体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老师引导学生逐段地归纳所写的内容,在归纳时可让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逐步从地上写到天上,从物写到人的,突出其

3、中的联想过程和情感的发展。对诗中的词语也适当地引导学生加以理解。)板书: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珍奇      美丽、繁华      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         自由、幸福    )   2.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区分联想和想像。    ①作者从地上写到天上主要用了什么方法呢?──联想和想像。    ②介绍: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所谓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的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结合具体例句进行说明。如从明星想到街灯,从街灯想

4、到街市,这些是联想;可想出天上有街市,那就是一种创造,就是想像。)三、请学生再齐读一遍课文,着重体会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特别美。(以引导学生讨论的方法为主,以下要点供老师在学生不能回答时启发用)1.第一节的“闪”“点”,写出了明星和街灯各自的特点。前两句的比喻,本体是“街灯”,喻体是“明星”;后两句比喻的本体是“明星”喻体是“街灯”。这是一种回环往复的比喻,读起来特别的美,而内容上又从地上联想到了天上。这两个比喻构成了从地上写到天上的桥梁或天梯,写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非常自然。   2.后面三节,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

5、,表达了十分肯定的语气。明明是想像的,却说“定然”,表达了强烈的主观情绪,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追求。   3.“来往”一词是因相隔天河两岸而言,“闲游”是对他们已然团聚,正在享受欢聚的快乐而言,二词的位置和配搭很准确,断不可互换。   4.“朵”,用来作流星的量词,而不用“颗”,写出了流星的美,就像花儿一样。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四、学习把握本诗的节奏和韵脚。    韵脚:第一节“星”──“灯”    第二节“市”──“奇”      第三节“广”──“往”    第四节“游”──“走”五、作业背诵第二课时

6、《静夜》教学目标:分析《静夜》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及诗作的意境。教学重点:把握诗歌内容,挖掘文章的主题。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含。一、复习引入新课1《天上的街市》表现了作者追求怎么样的生活?(自由、幸福)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思?(光明的向往)2背一背与之近似的同名古诗(《静夜思》)现在请一位同学有节奏、有感情的背诵李白的《静夜思》3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

7、怎么样的情怀呢?二、整体感知1放录音2.模仿声音,齐声朗读纠正字音、重音、节奏。模糊(mó)(hu),鲛(jiāo)/人3.学生自由朗读4分组讨论,自由、合作、探究地学习,想想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像的诗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5配乐范读①你们感悟到了什么旋律?(学生讨论、归纳:忧伤、迷惘、追寻……)②哪些诗句充满了忧伤?(学生讨论、归纳: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③请同学们用散文笔法叙说书中的静夜景。④哪些诗句充满了迷惘、追求?(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三、引导学生想

8、象画面:凄婉的鲛人流珠。(讨论)讨论、1异乡的月光令人思接万里,故乡的印象充满了淡淡的愁伤,为什么?2鲛人真的是指鱼吗?这泪为什么而流呢?3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四、赏析写作特色语言精练、含蓄、深刻。五、作业:收集信息,拓展学习让学生课外收集郭沫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