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薛叙明 主编 刘同卷 主审第四章.ppt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薛叙明 主编 刘同卷 主审第四章.ppt

ID:50504137

大小:1.28 MB

页数:70页

时间:2020-03-10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薛叙明 主编 刘同卷 主审第四章.ppt_第1页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薛叙明 主编 刘同卷 主审第四章.ppt_第2页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薛叙明 主编 刘同卷 主审第四章.ppt_第3页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薛叙明 主编 刘同卷 主审第四章.ppt_第4页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薛叙明 主编 刘同卷 主审第四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薛叙明 主编 刘同卷 主审第四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硝化及亚硝化第一节概述一、硝化反应及其重要性将硝基引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反应称为硝化反应。在硝化反应中,硝基往往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而生成硝化产物。硝化时,若硝基与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连接,则称C-硝化,所得产物为硝基化合物;若硝基与氮原子相连接则称N-硝化,所得产物为硝胺;若硝基与氧原子相连接则称O-硝化,所得产物为硝酸酯。少数情况下硝基也可取代卤基、磺基、酰基和羧基等基团而生成硝化产物。硝化是极其重要的单元反应。作为硝化反应的产物——硝基化合物在燃料、溶剂、炸药、香料、医药、农药等许多化工领域中可直接或间接地找到它的应用实例。向有机化合物中

2、引入硝基的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概述(1)作为制备氨基化合物的重要途径。(2)为促进芳环上的亲核置换反应,引入强吸电性的硝基可使其他取代基活化。有时硝基本身也可作为离去基团而被亲核基团所置换。(3)利用硝基的极性使染料的颜色加深。(4)可制备炸药,如有的多硝基化合物是烈性炸药;还可用作氧化剂或溶剂等。在精细化工生产中,芳烃的亲电性硝化更为多见,且理论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也最多,本章将重点讨论芳烃的硝化。第一节概述二、硝化反应的特点硝化反应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三点:(1)在进行硝化反应的条件下,反应是不可逆的。(2)硝化反应速度快,是强放热反应,其放热量

3、约为126kJ/mol。(3)在多数场合下,反应物与硝化剂是不能完全互溶的,常常分为有机层和酸层。第一节概述三、硝化反应的方法硝化的方法主要有五种。(1)稀硝酸硝化稀硝酸硝化常用于含有强的第一类定位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如酚类、酚醚类和某些N-酸化的芳胺的硝化。反应在不锈钢或搪瓷设备中进行,硝酸约过量10%~65%。(2)浓硝酸硝化浓硝酸硝化一般需要用过量许多倍的硝酸,过量的硝酸必须设法回收利用。单用硝酸作硝化剂的主要问题,是在反应过程中,硝酸不断被反应生成的水稀释,硝化能力不断下降,直至停止,使硝化作用不完全,硝酸的使用极不经济。所以,工业上应用的较少,只用

4、于少数硝基化合物的制备。(3)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当在反应温度下,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是固态时,就需要把被硝化物溶解在大量的浓硫酸中,然后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进行硝化。这种方法只需要使用过量很少的硝酸,一般产率较高,缺点是硫酸用量过大。(4)非均相混酸硝化当在反应温度下,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是液态时,常常采用非均相混酸硝化的方法。通过强烈搅拌,使有机相被分散到酸相中以完成硝化反应。此法有许多优点,是目前工业上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本章讨论的重点。(5)有机溶剂中硝化对于某些在混酸中易被磺化的化合物,可在硝酸、醋酐、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等介质中用硝酸硝化。

5、这种方法可避免使用大量的硫酸作溶剂,在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前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硝化反应基本原理一、硝化剂及其硝化活泼质点1.硝化剂硝化剂是能够生成硝基阳离子(NO2+)的反应试剂。工业上常见的硝化剂有各种浓度的硝酸、混酸、硝酸盐和过量硫酸、硝酸与醋酸或醋酸酐的混合物等。通常的浓硝酸是具有最高共沸点的HNO3和水的共沸混合物,沸点为120.5℃,含68%的HNO3,其硝化能力不是很强。混酸是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常用的比例为重量比1:3,具有硝化能力强、硝酸的利用率高和副反应少的特点,它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硝化剂,其缺点是酸度大,对某些芳香族化合物的溶解性较差

6、,从而影响硝化结果。硝酸钾(钠)和硫酸作用可产生硝酸和硫酸盐,它的硝化能力相当于混酸。硝酸和醋酐的混合物也是一种常用的优良硝化剂,醋酐对有机物有良好的溶解度,作为去水剂十分有效,而且酸度小,所以特别适用于易被氧化或易为混酸所分解的芳香烃的硝化反应。此外,硝酸与三氟化硼、氟化氢或硝酸汞等组成的混合物也可作为硝化剂。第二节硝化反应基本原理2.硝化剂的活泼质点在硝化反应中,硝基阳离子(NO2+)被认为是参加反应的活泼质点,它由硝化剂离解得到。通常,硝化剂离解能力越大(即产生NO2+的能力越大),则硝化能力越强。无水硝酸作硝化剂时,存在如下平衡:其中NO2+离子的

7、重量百分比只有1%,未离解的硝酸为97%,NO3-约1.5%,H2O约0.5%。若把少量硝酸溶于硫酸中(即混酸作硝化剂时),将发生如下反应:第二节硝化反应基本原理实验表明,在混酸中硫酸浓度增高,有利于NO2+的离解。硫酸浓度在75%~85%时,NO2+离子浓度很低,当硫酸浓度增高至89%或更高时,硝酸全部离解为NO2+离子,从而硝化能力增强。参见表4-1。硝酸、硫酸和水的三元体系作硝化剂时,其NO2+含量可用一个三角坐标图来表示。如图4-1所示。由图可见,随着混酸中水的含量增加,NO2+的浓度逐渐下降,代表NO2+可测出极限的曲线与可发生硝化反应所需混酸组

8、成极限的曲线基本重合。除NO2+正离子是主要的硝化活泼质点外,还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