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doc

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doc

ID:50509225

大小:8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10

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doc_第1页
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doc_第2页
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doc_第3页
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doc_第4页
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用助词“之”字做标志而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B.姜氏何厌之有?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D.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2.下列句中,介词“以”字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的是()A.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B.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C.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D.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3.《荀子·荣辱》:“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句中介词“于”字的作用是()A.引进比较的对象B.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C.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D.引进动作

2、行为的原因4.《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句中“怪”字的用法是()A.动词的使动用法B.动词的意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下列各句中,“以”字用作连词的句子是()A.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晧晧乎不可尚也。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6.下列句子,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用法的是()A.相如素贱人。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C.既来之,则安

3、之。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7.下列加着重号的字,属于通假字的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及反,市罢,遂不得履。C.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D.甚矣,汝之不惠。8.下列句中,“以”字用作介词的是()A.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B.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C.焉用亡郑以倍邻?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9.下列句中,“而”字用作连词,连接的前后两项为转折关系的是()A.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B.长驱到齐,晨而求见。C.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D.故

4、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10.古注在辨析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时,常用的术语是()A.谓之B.谓C.犹D.之言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A、项伯杀人,臣活之。B、从左右,皆肘之。C、使民重死而不远徙。D、故中御而从齐侯。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作意动用法的是()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鲁欲将吴起。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13.下列训诂学家属于汉代的是(   )A.郑玄B.陆德明C.孔颖达D.朱熹14.下列

5、句子,是判断句的是(  )A.无乃尔是过与?     B.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C.是社稷之臣也。     D.夫子欲之,吾二人者皆不欲也。15.下列各句中,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的句子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C.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D.吾老矣,不能用也。16.《说文·艸部》:“苹,萍也。无根,浮水而生者。”这里所用的的释义方式是(    )A.直训B.义界C.描写D.譬况17.下列句子中,“以”字用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的是( 

6、)A.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B.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C.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D.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18.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B.不如吾闻而药之也。C.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D.筑室百堵,西南其户。19.下列句子中,是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A.王曰:“子归,何以报我?”    B.沛公安在?C.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D.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20.下列古注术语,是注

7、音术语的是(   )A.曰   B.谓之C.谓  D.如字21.下列句中,介词“于”字引进比较的对象的是(    )A.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B.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C.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子于是日哭,则不歌。22.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是(    )A.君能补过,衮不废矣。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C.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3.下列古注术语,是释义术语的是()A.之言B.如字C.读如D.谓之24.下列句子,包含有介词的宾语前

8、置的是()A.许子奚为不自织?B.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C.若不许君,将焉用之?D.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25.汉乐府《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式是()A、互文B、委婉C、借代D、夸饰26.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是(     )A.《说文解字》      B.《康熙字典》C.《辞海》       D.《辞源》27.下列各组汉字,全是通假字的一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