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

人教版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

ID:50567476

大小:946.5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03-11

人教版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_第1页
人教版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_第2页
人教版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_第3页
人教版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_第4页
人教版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知识整合知识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知识点2热力环流知识点3大气的水平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三种辐射及其性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短波辐射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太阳大气上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散射2.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红外线吸收(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尘埃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2、作用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各种波长的光散射散射(具有选择性)规律·方法·技巧大气的热力作用深化拓展1.图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一、选择题(2010·潍坊一模)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据此回答1~4题。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的纬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

3、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3.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4.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解析:解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图中每个箭头的

4、含义。①代表削弱作用,②代表太阳辐射,③代表地面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⑤代表大气辐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四川盆地比青藏高原海拔低,空气中CO2和水汽能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把热量保存在大气中。东北平原的纬度比华北平原的纬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华北平原少。长江中下游平原阴雨天气比华北平原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答案:1.A2.D3.B4.A考查目标:大气的热力状况【例1】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

5、暗”效应。请回答下面(1)~(3)题。(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A.25℃B.12℃C.10℃D.8℃(2)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3)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1)玻璃瓶具有保温作用,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应比瓶外温度计的读数略高,选B。(2)全球变暖与大气保温作用相关,大气保温作用是通过大气逆辐射实现的,图乙中④代表大气逆辐

6、射。(3)地球变暗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尘埃或云层通过反射等方式阻挡太阳辐射照射到地表所致。答案:(1)B(2)D(3)B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提醒:在同一高度上,高气压比低气压值高,如上图中B地低空气压值高于A地低空;但在不同高度上则不一定,如上图中的A地虽然近地面是低气压,高空是高气压,但实际上气压值是近地面高于高空,因为同一地点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二、综合题8.右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气压最低的是___。(2)A、B两地受热的

7、是___地,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地,空气________。(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答:图略(其热力环流的画法应是近地面由A→B,高空由B→A,垂直方向A地下沉,B地上升)④⑤B膨胀上升A收缩下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热力环流形成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高空等压面的凹凸入手,逐步推理。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000米高空附近A地等压面下凹,B地等压面上凸,B地上空的气压高于A地上空的气压(或④点气压大于③点气压,①②③点的气压值相等,①点气压又大于⑤点气压,故④点气压大于⑤点

8、气压),这说明A地空气下沉,B地空气上升,从而可以判定A地冷却,B地受热,高空气流从B地流向A地,近地面气流从A地流向B地。考查目标:气温、气压的垂直分布及热力环流【例2】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1)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是()A.甲>乙>丁>丙B.乙>甲>丁>丙C.甲>乙>丙>丁D.乙>甲>丙>丁(2)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甲→乙→丁→丙→甲B.丁→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