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黄佩丽.doc

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黄佩丽.doc

ID:50581882

大小:4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2

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黄佩丽.doc_第1页
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黄佩丽.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黄佩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山市南朗镇云衢小学黄佩丽“创新”一词相信生活在今天的人都不陌生,它的使用频率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而逐步提高,从创新精神到创新能力再到创新教育都离不开它。创新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创新能力更是衡量现代人的标准之一。“1+1=2”一般人都知道,这是一般的常理,那怎么样才是创新呢,那就是让“1+1>2”。自然让也是一种创新,但是却是一种退步式的,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型的创新。江泽民同志也提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髙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这可见创新能力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们作

2、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们责无旁贷,也刻不容缓。但是要让“1+1>2”而不是让“1+K2”,只有这样的创新才有利于教师的工作跟学生的学习。要做到这样的要求,并非容易。那我们应怎样做呢?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它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创新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听讲座,阅读《创新教育全书》、《创新学生培养全书》等,时时关注教育动态,用创新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只有理论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我们顺德市一位获全国优质课评比的教师在给专家上他的获奖课时就暴露了一点:旧理论下的创新课,受到在场专家一致指证。当他提问怎样画一个圆时,一

3、位学生回答:“由一个点,延伸几条直线,再截取相等线段,将点再连接起来不行,太麻烦了。”就这一句足以证明这位教师的理论水平没有达到创新程度。我们中的许多教师往往对理论学习厌烦,认为那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其次,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在掌握一些理论、方法的时候,要经过自己的摸索,实践,总结,才有可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最后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实验方案,选择一个实验班,通过阶段性的实验,小结,改进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而不会在这过程中,取得相反的效果!当然,当教师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时候,也会因为各个学科各有特点,而在具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上有所不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

4、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课前预习。我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拼读单词,找出课文重、难点句子,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对话设计问题,然后在上课时,有设计问题的学生进行提问,选人回答,判断正误。IH刚开始学生只是原搬课文中的句子,当到后来学生就能从反面进行设问,或换一种问法,如课文中的句子"Wha/t'sthetime?”“8:30”。学生可以设计出“Whattimeisitnow?”“Isit8:30?”“Isit8:00?”这种预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书写,口头表达及思维,学生有较大的空间进行学习,而且在设计问题的角度上有所创新体现,往往是教师所忽视的。二、检査学生记忆单词方面,我不仅仅用

5、听写或中文互译方式,而且以小竟赛形式要求。一分钟内默写单词,有时规定范围,有时则是自由发挥,比如我给出单词school,要求学生写出一切与school有关的单词,这种做法,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方面十分有帮助。而创新能力培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建立在发散性思维基础之上的。三、课教学时,我尽量挖掘课文中的情景因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也不满足仅仅是情景教学,比如在角Book四Revision时,

6、局。这对于直接呈现课文更能发展同学们的求异思维,更体现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四、在布置作业时,我采用分组作业或自由选择,留给同学们较大的空间,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新。通常有必做作业,有选做作业。必做作业通常是笔头,选做作业则形式较为多样,可以是调查形式,可以是小组编练对话形式,比如在叫“Howmany"句型时,我布置的课后作业是用“Howmany"句型询问其他的同学,然后做个人汇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创新能力培养更应体现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因此我鼓励学生大胆的开口说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我十分开心的听到,我的学生去郊游后回来告诉我「我和'鬼佬'聊天了,对他说Whereareyoufr

7、om?"这是我们刚学不久的内容,我为他们能在正确的语境下,说出英语而高兴!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有很多种,当必须把握好一点,那就是“1+1M2”。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与培养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这样就不会偏离方向,让“1+1<2”T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