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复习之句子理解与赏析.ppt

记叙文阅读复习之句子理解与赏析.ppt

ID:50582467

大小:18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2

记叙文阅读复习之句子理解与赏析.ppt_第1页
记叙文阅读复习之句子理解与赏析.ppt_第2页
记叙文阅读复习之句子理解与赏析.ppt_第3页
记叙文阅读复习之句子理解与赏析.ppt_第4页
记叙文阅读复习之句子理解与赏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复习之句子理解与赏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记叙文阅读之“句子的理解(赏析)”一、考点回顾【重庆市中考】(2008年)15.品味语言(7分)(2)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2009年)15.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4分)(2010年)15.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根据句后的提示进行赏析。(4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

2、我胸闷。(心理描写)可见,重庆市中考记叙文的句子理解题,即是对句子的理解(含义)、赏析。二、方法点拨(一)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理解句子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意思。问题的主要形式有:上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揣摩文中画线句子,回答问题。方法点津:处理此类题需要找出句中的关键词,结合上下文,联系具体语言环境解释句意,指出其表层义、隐含义、比喻义、象征义等,部分题还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然后作综合分析评价。换句话说,就是联系上下文,将句子含蓄的意思明白化。答题格式:谁+

3、内容(语境义)+思想感情;修辞格+修辞的表达效果+内容(隐含义、比喻义等)真题示例(重庆市中考)(2008年)15.品味语言(7分)(2)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参考答案】(3分)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扣“夜黑”。1分),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扣“雪白”。1分),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扣住“压”。1分)(意合即可)(2009年)15.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4分)【参考答案】“最美的声音”是因为这声音是欢乐的声音,

4、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最后的声音”是因为伊丽莎白已失去听力,6个同伴已长眠地下。(二)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010年)15.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根据句后的提示进行赏析。(4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心理描写)解题方法——四步法A、怎样写的;B、写得怎样;C、写出了什么;D、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题格式:写法+写法本身的作

5、用+谁+内容+情感(作者、读者、文中人物)关键点:选准一个角度(写法),如修辞、人物描写、词语、句式、叠词。答题角度指导: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xx(对象)的xx特点,表达了XX的情感。(2)拟人: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XX(词)将XX(对象)人格化或者赋予XX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对象)的xx特点,把XX对象写活了,使XX对象富有人情味。表达了XX情感。(3)夸张: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XX对象的XX特征

6、或者揭示XX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律和谐、节奏鲜明、增强语势,突出了XX的特点,抒发了强烈的XX感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一类试题涉及到表达方式,做题时必须弄清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人物描写句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

7、(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2)环境描写句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8、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XX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