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ID:50602276

大小:2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07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1页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2页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3页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4页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注水井进行深部调剖(驱)是油田开发后期严重非均质性油藏高含水阶段稳油控水、提高注水波及系数的重要技术手段。从深部调剖的化学剂、物理模拟实验、决策技术、配套工艺技术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深部调剖(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高含水油田开发现状及需求,提出了深部液流转向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发展趋势,即立足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实际需要,在精细油藏描述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以开发廉价长效的深部调部(驱)剂为核心,深入开展机理理论研究,完善准确、快捷的决策技术及相关配套工艺技术

2、,形成深部调剖(驱)技术的工业化规模,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改善高含水期非均质油藏水驱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注水井;深部调剖;调剖剂;调剖物理模拟;液流转向;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E35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18/18  注水井调剖技术是改善层内、层间及平面矛盾,实现老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通过实施调剖措施,可有效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增加可采储量,降低自然递减速度,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期,油田水驱问题越来越复杂,调剖等控水稳油技术难度及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小半

3、径调剖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这也推动着该技术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在深部调剖(驱)液流转向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在改善高含水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    1 深部调剖剂研究现状    在综合调研国内外深部调剖剂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凝胶类深部调剖剂、微生物类深部调剖剂、沉淀型无机盐类深部调剖剂、泡沫深部调剖剂、粘土胶聚合物絮凝深部调剖剂、含油污泥深部调剖剂和阴阳离子聚合物深部调剖剂。    1,1凝胶类深部调剖剂18/18  主要包括延缓交联型深部调剖剂、预交联凝胶颗粒类深部调剖剂、无机凝胶涂层深部调

4、剖剂和孔喉尺度聚合物凝胶微球深部调剖剂。  1,1,1延缓交联型深部调剖剂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要使交联剂和聚合物延缓交联,都属于延缓交联调剖技术。  (1)弱凝胶。弱凝胶也称“流动凝胶”。“流动”指弱凝胶在试管内呈流动状态。弱凝胶是由低浓度的聚合物和低浓度的交联剂形成的、以分子间交联为主及分子内交联为辅、粘度在100~10000mPa·s之间、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弱交联体系。弱凝胶一般选择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作为交联主剂,浓度一般为800~3000mg/L;交联剂主要有树脂、二醛和多价金属离子类等。美国使用最多的是乙酸铬、柠檬酸铝(

5、EPT公司)和乙二醛(Pfizer公司);我国应用较多的为酚醛复合体、树脂预聚体、乙酸铬、乳酸铬、柠檬酸铝等。凝胶强度通常在0,1~2,5Pa,现场应用则根据地层及生产状况选择凝胶强度。  微观驱替实验表明,弱凝胶首先进入大孔道,且可通过变形被挤入窄小孔喉,从而迫使后续注水改向进入未被波及的小孔隙,其粘弹作用有利于进行深度调剖。18/18  (2)本体凝胶(DDG)。Seright和Zaitoun等人对弱交联本体凝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针对本体凝胶对油水相渗曲线的影响研究了本体凝胶对油水的选择性封堵作用。  本体凝胶中应用较多的是聚

6、丙烯酞胺类本体凝胶(BG)。主剂一般选择分子质量为500×104~1200×104的聚丙烯酞胺,用量为0.08%~0.25%;交联剂主要有树脂类、二醛类和多价金属离子类,Seright等对美国在过去15a内的交联剂使用情况进行的调研发现,使用最多的是Cr3+、柠檬酸铝和乙二醛,韩明等对乙二醛的交联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乙二醛作为交联剂,对pH值敏感且形成凝胶的热稳定性较差。  (3)胶态分散凝胶(CDG)。胶态分散凝胶(CDG)与本体凝胶(DDG)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交联作用点不同,本体凝胶的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聚合物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交

7、联为主、分子内交联为辅,形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整体;胶态分散凝胶的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分子内的各交联活性点之间,以分子内交联为主、分子间交联为辅,形成分散的凝胶线团。其特点为聚合物和交联剂的浓度低,CDG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可低至100mg/L,交联剂一般是多价金属离子,如柠檬酸铝、乙酸铬等。18/18  国外只有TIORCO公司应用CDG调驱体系。该公司曾在美国落矶山地区对29个油藏采用CDG进行深部处理,其中22个项目获得了增产。尽管TIORCO声称是CDG处理,但从各段塞HPAM浓度看,这些矿场试验仍然是弱凝胶处理。  “几五”

8、期间,中科院化学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所、大庆油田等对该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大庆、河南等油田进行了多项先导性现场试验,但使用的聚合物浓度大多在800~1500mg/L,显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CDG驱。此外,由于指导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