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doc

ID:50604709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度第二阶段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骸骨(hái)潜行(qián)档案(dǎng)宽恕(shù)B痴想(zhī)喧腾(téng)信念(xìn)稳秘(bì)C迸溅(bèng)卑微(bēi)收敛(liǎn)挣扎(zhēng)D枯干(kū)淘洗(táo)颤动(zhàn)零落(lí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轻盈  暮色  峭璧  忍俊不禁B葱笼  静谧  屡次  仙露琼浆C固执  伶仃  淘洗  一思不苟D铁青  迂回  思绪  头晕目眩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2、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B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给弘扬天津精神和天津形象带来良机.C周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D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观看2012年伦敦奥运会.4.使用标点符号下确的一项是(  )(3分)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连.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认为是无须设问的.B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主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3、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极强.5.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是(  )(3分)A《在山的那边》"山"和"海"是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B《短文两篇》由弱小生命感悟出人生的意义,要珍爱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多价值.C《看云识天气》中,作者告诉我们卷云.卷层云.积云和高积云一般情况下会为我们带来晴朗的天气.D《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6.默写.(10分)(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

4、不知归路。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知不足,        。(3)曲径通幽处,        。        ,潭影空人心。(4)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5)《过故人庄》中写出了乡村特有的优美风的诗句是:    ,        。7.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种子""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一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一个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4分)例句: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仿句:                 

5、                   二阅读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

6、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4分)(1)山门圮于河圮:         (2)阅十余岁阅:         (3)湮于沙上湮:         (4)但知其一但:         9.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二石兽并沉焉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其反激之力D不亦颠乎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这则故事中,是谁最后找到了河中石兽?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

7、理?(2分)                  (二)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回答问题。(16分)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