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技术.ppt

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技术.ppt

ID:50623149

大小:3.97 M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3-12

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技术.ppt_第1页
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技术.ppt_第2页
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技术.ppt_第3页
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技术.ppt_第4页
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肝脏双期增强扫描技术一、螺旋CT螺旋CT是近年来发展的新的扫描技术,它与普通的CT不同之处在于它采用了螺旋型扫描方式,就是将以往的往复旋转方式改为向一个方向连续旋转方式,此外螺旋CT采集的是体积数据,而普通的CT是采集面积数据,因此螺旋CT的优点是提高了扫描的速度,减少了运动伪影,并可以进行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其中扫描速度的提高为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双期增强扫描技术)提供了条件。二、增强扫描的作用(1)显示平扫不能显示或者可疑的病灶。多数肝内占位性病变的CT衰减值低于肝实质,但部分病灶的CT值与正常肝实质尤其与伴脂肪浸润的肝实质差异不大或根本无差异。(2)根

2、据病灶的增强特征来鉴别病灶的性质。由于病变与正常的组织血供不同,导致了造影剂进入病灶和正常组织的时间、浓度及清洗速度均不同,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鉴别。(3)显示肝内血管解剖。区别血管与扩张的肝内胆管,以及显示门静脉、肝内动脉、肝内静脉、肝门结构。常用增强的方式有团注法增强扫描和团注法动态扫描两种,现在都将团注法动态扫描方式列为常规,团注法动态扫描方式分移动式全肝动态扫描和同层动态扫描,前者为了检出病灶,后者侧重病灶定性。三、双期增强扫描技术的原理肘正中静脉--上腔静脉--心脏--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肝固有动脉(动脉期)肘正中静脉--上腔静脉--心

3、脏--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肠管--肠系膜上、下静脉--门静脉(静脉期)四、双期增强扫描技术的方法(1)扫描参数对肝脏而言,常规取8mm层厚,1-1.5螺距,对较小的病灶可采用5mm层厚,1.5-2.0螺距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可采用任意小间隔进行图象重建,如层厚为8mm,重建间隔可为8mm或2-6mm之间,一般取层厚的50%为宜。(2)造影剂的注射方式和扫描时间用高压注射器将60%造影剂(用量为每公斤体重1.5ml计算)从肘正中静脉注入,注射速度为2.5-3ml/s,于注射开始后计时,当时间到达20-27s时,开始行全肝扫描为动脉期相

4、,50-60s后扫描为门脉期相,向后依次顺延为平衡期、延迟期。五、双期增强扫描技术的诊断价值(1)有利于肝脏病灶的检出,特别是提高了小肝癌的检出率,并能观察到普通增强不能显示的肝脏血流变化。对于肝脏的各种病变,其血液供应的多少各不相同,有的是富血供,有的是乏血供。双期增强扫描的动脉期利于检出富血供的病变,门脉期有利于检出乏血供的病变。对于小肝癌,由于肝细胞癌主要为肝动脉供血,故部分小肝癌只在动脉期强化明显显示,而在平扫或门脉期都为等或稍低密度。在双期增强扫描中经常能观察到一种普通CT增强扫描不能显示的现象,既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现象。表现为(I)门静脉的三级

5、(亚段水平)及以上分支提早于动脉期显影。(II)肿瘤/病变周围肝实质提早强化。(III)于动脉期,肝脏边缘出现强化的结节形、楔形灶,且其邻近无占位性病变。原因有HCC、肝硬化、肝内血管先天性变异或非特异性感染造成的血管结构改变。(2)有利于肝脏病灶的定性诊断。对肝脏病变双期的观察,可以观察病变的血流动态,了解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再结合病变的强化特征,能够大致作出定性诊断。例如肝细胞癌,由于肝细胞癌的组织主要是由肝动脉供血,在增强早期(动脉期),造影剂由肝动脉到达肿瘤组织,CT值迅速上升达到峰值并超过肝实质,在CT图象上表现为肿块灶呈不均匀强化。门脉期,随着大

6、量造影剂由门静脉至肝实质,门静脉内造影剂浓度增加,肝实质的CT值逐渐上升,而肿瘤密度逐渐下降,由动脉期的高于肝,速降到低于肝或等于肝。例如海绵状血管瘤,(动脉期)瘤内边缘出现少数小点状或小结节状高密度强化灶,强化密度高于同层肝组织且近似于同层主动脉的密度。(门脉期)瘤内边缘的小点状或小结节状强化灶增多、增大,并向瘤中心方向扩大,强化密度降低但仍高于同层肝组织及近似于同层主动脉密度。(延时期)经3-5分钟后,肿块灶逐渐被造影剂填充,与周围肝组织呈等密度状态。当血管瘤内有血栓形成及纤维化时,此部分不被填充,而保持低密度区域。(3)有利于肝脏病灶的鉴别诊断。双期

7、增强扫描有利于对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海绵状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肝炎性假瘤、肝脓肿等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典型肝细胞癌平扫为低密度灶,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门脉期速降至低于或等于正常肝组织密度,时间密度曲线为速升速降型。肝海绵状血管瘤,平扫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动脉期病灶周边或中心高密度强化,接近同层主动脉密度,门脉期强化灶进行性向中央扩散,延迟期病灶填充消失,且延迟时间一般不少于3分钟。胆管细胞癌,平扫为结节状或肿块状低密度灶,边界清楚或欠清,动脉期呈不强化或病灶边缘不全性环形轻度强化,门脉期肿瘤出现不强化、无定形强化(强化密度低于同层肝组织)

8、或仍呈不全性环形强化,注药后延时3-9分钟后,肿瘤出现延时强化。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