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doc

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doc

ID:50638062

大小:39.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3

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doc_第1页
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doc_第2页
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doc_第3页
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doc_第4页
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折形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解释;●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2-1折形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解释;●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

2、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蜂巢、乌龟、房屋等图片,蚌壳、螺壳、蛋壳、罐头盒、汤勺、台灯罩、瓦楞纸等实物。学生准备:橡皮泥、小刀、图画纸、胶带、剪刀、练习本、厚书、鸡蛋等重物。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谈话

3、: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哪些形状构成的吗?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等几种形状构成的,请大家试一试,由这些形状你还能变出哪些形状?3、活动:学生探究用小刀切割橡皮泥。4、交流:汇报自己切割出的形状,并尝试说一说这些形状像什么物体?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1、谈话:纸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改变一下形状吗?比比谁的方法多。2、活动:学生折纸,交流各自折的形状。3、谈话:刚才我们把纸改变成了这么多形状,谁能来给这些形状分分类呀?4、活动:学生分类。5、那么我们刚才折的这

4、些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预测一下吗?6、学生讨论。7、记录好预测结果: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是多少?纸的形状 预测的承受力 实际承受力8、谈话:刚才仅仅是我们的预测,那是不是这样的呢?我可以通过证据来证明我们的想法。9、学生讲述方法:只要在上面放重物就行了,比一比,哪种形状上放的重物多就是谁的承受力大。10、讲述:为了使实验的标准相同,放在上面的重物也应该是相同的。11、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13、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14、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15、教师演示:(出示蛋壳)薄薄的鸡蛋壳好像弱不禁风,猜猜多少本本

5、子能将它压塌呢?先学生预测,老师演示蛋壳的承受力。16、谈话:你们也想感受一下吗?学生动手感受鸡蛋的承受力。三、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1、讲述: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我们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增大它们的承受力。下面物体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2、讨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牢固的形状?四、拓展应用。谈话:留心观察身边各式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改进它们的缺点?2-2搭支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初步学会搭

6、支架的方法。科学知识:●知道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个立方体、图钉、剪刀、课件、单行本、垫圈、钩码、长短不同的塑料管、回形针、铁架台学生准备:直尺、铅笔、橡皮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3、提问:关于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4、学生提出问题。二、探究支架的稳固性。1、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⑴谈话: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

7、形状的支架,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⑵学生回答。⑶教师补充介绍连接方法:一字连接法、十字连接法、七字连接法等。⑷学生动手搭支架。⑸谈话:你们可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⑹学生汇报研究成果。⑺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⑻学生活动。⑼小结: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2、提问:现在,你们知道艾菲尔铁塔一百多年来直立不倒的奥秘了吗?你们还见过哪些建筑也使用了这种结构?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三、搭高塔。1、谈话:艾菲尔铁塔高耸直立、非常壮观,引来各

8、国游客前去参观,你们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2、提问:搭高塔前首先要做什么工作呢?3、学生设计、并全班展示。4、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下节课我们就按照这个步骤来搭高塔,并测试高塔的性能,今天的课就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