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引思”.doc

谈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引思”.doc

ID:50680374

大小:33.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谈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引思”.doc_第1页
谈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引思”.doc_第2页
谈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引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引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引思”现行教材SEFC已实施了几年。如何处理新教材课文,提高课文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们探讨的课题。现在被大家所普遍认同和采用的是课文整体教学法。即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首先从整体上全面掌握课文的内容,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词汇、语法等知识教学。但笔者发现我们老师在课文教学中深度把握不够,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主要表现为回答课文的细节问题、复述课文内容、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等,却很少要求学生由表及里进一步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主题思想,而未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引思”。“引思”也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思想问题

2、,课文教学中的“引思”即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吸收文章中没有明确表述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和信息——弦外之音。在课文教学中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通过提出与文章主题有关的针对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时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引思”不但能开阔学生的思路,丰富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深化理解并体会文章的思想意义时,也自觉地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因此,“引思”达到了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的目的。其二,“引思”不只是让学生默思,还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允许同学之

3、间进行讨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现行的SEFC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社会、思想、道德等候方面的内容。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为课文教学中的“引思”创造了条件。现在以SEFCIB中的几篇课文为例,谈谈如何创设问题,对学生进行“引思”。例一、Unit16,Lesson62,SauPauloFire是一篇有关火灾的文章。学习这篇文章不间是让学生了解圣保罗大火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增强防火意识,以及懂得在发生火情时如何自救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提出如下两个问题,让学

4、生思考并讨论。1、Howisafirecaused?2Supposeyouareinabuildingonfire,howcanyouescapefromthedanger?这些与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经过思想和热烈的讨论,学生便能找出引起火灾中进如何使自己脱险的应急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生活和生存的能力。例二、Unit17,Lesson66,MiluDeerReturntoChina是一篇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文章。学完这篇文章后,应让学生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因此,可以紧扣主题,设计下列讨论题:1、Giveso

5、meexamplesaboutpeople’skillingwildanimals.2、Whatshouldwedoinordertoprotectwildanimals?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课堂上说出他们所了解到的有关破坏生态的例子及他们所能想到的保护措施。通过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了解了目前生态遭破坏的严峻局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例三、Unit18,Lesson69andLesson70,TheNecklace.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所写的一篇短剧,介绍的是一条钻石项链丢失的故事。对于故事性的文章,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的问题

6、,如:1、HowdoyouthinkMathildefeltwhenJeannetoldherthestonewasmadeofglass,notdiamonds?2、WhatdoyouthinkJeannewoulddoaftersheheardMathilde’sstory?对以上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作笔头回答。即要求学生把这篇短剧改写成一个短篇故事,并根据上述两个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故事的结局。通过笔头练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是当前外语素质

7、教育的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课文教学中的“引思”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手段。因此,教师须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教材的内容及所蕴含的思想性,积极“引思”。通过“引思”教学,让学生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不断扩展自己知识容量,从而极大地提高课文教学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