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的探索.doc

松江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的探索.doc

ID:50696454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7

松江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的探索.doc_第1页
松江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的探索.doc_第2页
松江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的探索.doc_第3页
松江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的探索.doc_第4页
松江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的探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江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的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松江区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的探索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是上海郊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改革探索。在松江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自2007年开始,以浦南为重点,积极发展100亩以上的粮食家庭农场,共培育708家、经营粮田面积11.50万亩,占2008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16.54万亩的69.53%。一、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松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

2、展家庭农场的时机已经成熟,具备了基本的条件。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前提。只有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民人均土地占有量。近年来,松江区大力推进农民非农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全区19.65万农村劳动力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减少到1・25万人,非农就业农民已达到17.75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90.28%,使转移农民能够稳定就业;扎根农业的农民不断扩大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兼业农户可流转出土地,取得土地流转费收入。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农民的收入结构

3、发生根本变化。据统计,现在农民的收入构成,来自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80%以上。2、农村土地的规范流转。土地流转是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快土地流转,才能保证土地的集中连片种植。2006年,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意见》。区、镇农业部门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规范流转土地,签订市统一流转合同文本。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减少兼农户,扩大专业户,提升规模户,提高了农业规模经营水平。2008年农户承包地总面积

4、17.63万亩,目前已经流转16.02万亩,占90.87%。其中:签定市统一格式合同面积11.52万亩,签定流转合同6711份;农户委托村组集体流转面积14.85万亩,出具规范委托书32380份,进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3.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条件。随着松江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农业机械体系,可以保证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后对农业机械的大量需求。全区拥有农机总动力10.88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840台、联合收割机160台、高速

5、插秧机15台、配套农具1100多台。全区16多万亩粮田,机械化耕作率达到100%,水稻机械化收割率达到99.5%,机械化播种率达到30%。。松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稳定成熟和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具备了水稻插秧、机直播、机防治、机收割的能力。4、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发展家庭农场提供了保障。松江区积极创新农业服务形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一是强化科技为农服务。加强区、镇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积极实施联农扶农、科技入户工程。二是完善农资农机服务。在市郊

6、率先建立浦江农资连锁超市公司和农邦农机合作社,服务网络覆盖全区农业村。三是加强信息服务。由分布于各村的为农信息服务站专人负责,帮助农户查阅信息和技术资料。四是加强气象服务。区气象局通过手机和网络及时发布雨雪等灾害性气象预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抵御灾害,降低或减免损失。五是农业保险和贷款担保服务,解除农民后顾之忧。5、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扶持。松江近年连续出台了有关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粮食家庭农场发展等政策,财政对“三农”扶持资金力度不断加大,市、区二级政策性直接补贴逐年递增,农业

7、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用现代化设施装备农业。已建成设施粮田10万亩、设施菜田1・56万亩、花卉设施4482亩。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农业经营者是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人力资源。改革开放的实践,锻炼了广大农民的市场开拓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涌现出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规模经营能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在现代农业技术和岗位技能方面的培训力度,大力开展专业农民培训、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和创业农民培训,先后开设了粮食、蔬菜、花卉等29个培

8、训项目。每年培训农民5000多人,已有167名、800名“专业农民”分别获得国家职业资格高级、中级证书。劳动者素质逐年提高,提供了发展家庭农场经营的人力资源。二、发展家庭农场的主要做法通过近一年发展粮食家庭农场的探索和实践,主要有以下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1>加强宣传引导是前提。区委、区政府及农业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基层、到农户进行调研,加强宣传引导,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从松江的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力的现状出发,必须要从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现代农业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