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doc

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doc

ID:61033627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1-20

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doc_第1页
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doc_第2页
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doc_第3页
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doc_第4页
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    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而家庭农场正具有现代农业的特征,是现代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上海市松江区近几年粮食家庭农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运作不断规范,产生的效益和收入也得到不断提高,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下文将从松江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和必然性入手,在分析松江家庭农场的性质和特点、发展状况和经营效益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松江家庭农场进

2、一步提升的方向。  一、松江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和必然性  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般一户农户拥有的耕地少的3-5亩,多的7-8亩,大多数农户耕种的面积规模偏小,虽然国家免征农业税,并给予种粮补贴,但农业成本上升,除去自家的口粮,实际卖粮所得的收入,只能满足日常家用,小农经济生产效益十分低下。上海市松江区曾建立合作社来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合作社将农民种植的承包田以不同方式八了社,但受经营模式的不确定性影响,合作社的经营收益并不高。改革开放中期,松江完成由农业县向工业区的转变。至2009年

3、,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达47861亿元,占全区增加值的63.2%。松江已成为上海现代工业的重要基地。期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大量的劳动力需求,而在农村的农户由于承包土地过于零散,形不成规模效益、收入低下,到工厂去打工可以有较高的收入,于是出现了从事一产的农民向工业大量转移。农民到工厂打工,所承包的耕田无人耕种,与此同时,当地有一部分有文化、懂农业技术、会经营的专业农民和种田能手没有去工厂,而留在农村继续种田。在工厂打工的农民无法耕作土地,正好为种田农民扩大规模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松江家庭农场就在这

4、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松江家庭农场的产生看似偶然,实际上是松江后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后工业化的经济基础、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使家庭农场的产生成为可能和必然。    1.农民向非农就业转型,从劳动力的角度为家庭农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随着松江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大量农民转到非农岗位就业。据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松江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为7152人,比2008年减少1749人。在“十一五”期间,农民每年以24.0%的速度向非农就业转移。农民就业的转型,使较少的农民耕种大规模的耕地成为可能,

5、由此必然会产生家庭农场。    2.土地规范流转,为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土地基础。随着松江多元化经济的发展,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本着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流转原则,农民自愿将土地委托给村,由村发包给家庭农场经营,农民的土地流转赞每年每亩在500元左右,流转双方签订上海市统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同,土地规范流转保证了家庭农场依法获得土地经营的许可条件。    2009年,松江耕地总面积为25.35万亩,土地流转面积为24.95万亩,占耕地面积98.4%。其中±地流转面积最多的

6、为叶榭镇、新浜镇、泖港镇(见表1)。    3.社会化服务的健全,为家庭农场的产生提供了产业化基础。一户农民经营100-150亩家庭农场,只靠自己的力量种植肯定是顾及不全的,常年聘人成本又太高,经营会出现亏损。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为家庭农场的经营提供了保障,镇农业服务中心实行了统一供应粮种,统一配送农药和肥料,统一科技入户,专业的播种、专业的施肥、技术上的指导,家庭农场户认真做好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必然会获得较好的收益。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为家庭农场的产生提供了产业链配套资源。    4.农业机械化水平不

7、断提高,为家庭农场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随着科技发展,农业栽培技术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水稻插秧、机直播、机收割等先进的机械使农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1996年,松江水稻二麦播种面积为69.24万亩,机收面积为28.09万亩,比重为40.6%;2006年,第二次农普时,播种面积为19.33万亩,机收面积为17.71万亩,比重为91.6%,提高了51个百分点。松江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5.政府扶持政策出台,为家庭农场的产生提供了政策保障。近年来,松江区政府

8、加大了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一是对土地流转的农户,每亩土地流转费补贴不少于200元,使土地流转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对家庭农场实行财政补贴,2009年全区财政对家庭农场的各类补贴共4636万元,平均每亩高达452元。政府财政的大力扶持,也是松江家庭农场产生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松江家庭农场的性质和特点家庭农场与农民个体土地承包者虽然形式是一样的,但其有本质的不同,家庭农场带有现代农业经营者的萌芽特点。1.经营主体。从经营主体看,家庭农场是以当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