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诵读及赏析(教学设计).doc

经典诗文诵读及赏析(教学设计).doc

ID:50699664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经典诗文诵读及赏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经典诗文诵读及赏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经典诗文诵读及赏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经典诗文诵读及赏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典诗文诵读及赏析教学设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教学背景:东街小学一直重视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内涵,弘扬祖国文化。从开校起,又在全校实施了“一诵一读一讲”微课程实施方案,在之前的语文教学中,我就自主引导学生在每天的语文课之前,进行经典美文赏析或者诗文诵读,现在既然学校实施了方案,就更说明了此项活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说明了经典诗文的诵读和赏析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最终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2、和自豪感。2.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通过诵读及赏析,增强学生诵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教学方法:经典吟诵、分组背、个人朗诵、师生朗诵、视频朗诵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三、使用方式设计本节课讲授内容及方法,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适用于语文课前3-5分钟进行诵读或者赏析,主要用来进行课前引入或者激发学习兴趣。在教授新课之前,布置学生诵读相关内容的诗文,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背景等资料的搜集交流都

3、要和课文有所关联。如果新授课是散文或者诗歌,则侧重感情诵读,通过读来感悟其中的内涵。通过诵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课前学会预习与搜集资料,在课堂上积极大胆地进行交流、分析、表达,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长期的诵读,对于学生的记忆力也是一个锻炼,他能诵读诗文,就能诵读散文,并从中收到熏陶,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每周语文晨读时间,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所用时间:5-8分钟四、教学过程:(一)回顾感悟1.出示诗文,师生诵读。出示《过零丁洋》,全班齐诵,然后指名吟诵。2.名句感悟,全诗赏析。让学生说出诗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自由表达

4、作者写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教师引言今天赏析内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播放诵读诗文朗诵视频,学生欣赏,然后自己独吟。5.师生共同赏析。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交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教师出示资料并补充解析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找出诗文中的名句,进行重点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7.全班再一次配乐诵读。(二)总结及布置下一片赏析诗文题目《沁园春.长沙》。教学总结:中华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进行此项活动,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对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朗诵中能感受中华

5、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也陶冶了美的情操,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诵读诗文的积极性,为“书香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教育氛围,让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