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仓八年级物理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

江苏太仓八年级物理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

ID:50710795

大小:34.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7

江苏太仓八年级物理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_第1页
江苏太仓八年级物理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_第2页
江苏太仓八年级物理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_第3页
江苏太仓八年级物理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_第4页
江苏太仓八年级物理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太仓八年级物理上册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新版苏科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3.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4.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相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

2、单位概念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教学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教学用具】投影仪、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一)新课引入师:要求同学们闭目凝神,当同学们听到老师说出“运动”一词时,呈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情景?师:这些运动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师: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得出机械运动的初步定义:所有运动物体的位置都在随时间而变化,进而提出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学会测量

3、长度和时间。学生列举脑海中呈现的情景:飞奔的火车、骏马;飞流直下的瀑布;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学生列举运动物体的共同特征学生回答,教师纠错关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播放诗配画《早发白帝城》,分析诗句中哪些词句分别对应于物理学描述物体的运动所用的距离、时间(二)长度测量及单位播放比较长度的动画师:请同学们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短师: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师:你能确切知道课桌的长比宽长多少吗?投影: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投影:“信息快

4、递”:SI制中长度单位及常用单位了解: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和纳米(nm),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教师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分清单位换算的数量级关系,以及应用学生目测后交流目测结果,然后通过动画对比来判断目测结果是否正确正确的方法:用一张纸条(或一根线)、一拃或课本的宽度或三角板的一边长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来比较课桌的长、宽、高的长短学生讨论、交流后,会注意到大家的选取的标准五花八门,难以对不同课桌进行比较,即使对同一

5、张课桌也不能方便的知道长比宽长多少,使他们体会到制定公认标准的必要性——引出单位和测量。学生比较微观粒子到宇宙尺度数量级的差别,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由于学生使用的课桌、目测经验各异,目测的结果会呈现多样化,应鼓励学生自主地表达想法和实际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教师讲评深化对长度单位一—米的认识(三)刻度尺的认识和使用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在使用前需先观察什么?如何正确使用?师:猜一猜,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与温度计是否相同?又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在观察刻度尺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师:引导学生阅读P104“方法”——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让学生明辨

6、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由学生归纳同为测量类仪器的温度计和刻度尺的异同点师:用你准备的刻度尺测出课本的宽度,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师:思考讨论: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这样有什么好处?4、厚木尺在测量时的放法与书本图示不同,为什么?老师点拨,纠错学生:温度计在使用前需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零点……学生仔细观察刻度尺,汇报观察结果,并对老师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学生比较、归纳:相同点:1、使用前,须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读数

7、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而且要正对刻度线;3、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不同点: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同学们汇报测得结果,分析、讨论每人读出数据不完全相同的原因学生讨论、作答采用对比的方法把温度计的使用技能迁移到刻度尺的使用上,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和发散思维(四)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解释学生完成当堂反馈第二课时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一)复习引入师:上节课学习了长度测量及单位,那么什么是测量?SI制中长度单位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师:这节课在上节课

8、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测量的问题.想一想,如何测出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与同学交流,决定自己的测量方案,把测量值填入P.104表格中.并且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