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波SOD课程设计.doc

余正波SOD课程设计.doc

ID:50711890

大小:11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7

余正波SOD课程设计.doc_第1页
余正波SOD课程设计.doc_第2页
余正波SOD课程设计.doc_第3页
余正波SOD课程设计.doc_第4页
余正波SOD课程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正波SOD课程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前言21.1课程目的21.2课程设计的要求2二、SOD概述22.1SOD简介22.2国内SOD研究进展22.2.1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22.2.2SOD的生物学意义及应用研究22.3SOD的应用32.3.1在医学上的应用42.3.2SOD在农业及食品工业中的应用42.3.3SOD在化妆品中的应用42.3.4SOD的其他应用52.4SOD的发展前景5三、大蒜SOD最佳提取条件确定及其生长过程中SOD活力变化研究53.1大蒜SOD概述53.2材料和方法53.2.1实验材料63.2.2提取大蒜SOD方法的确定63.2.3纯化方法63.3大蒜生长过程中

2、SOD酶活力的测定63.3.1大蒜SOD的提取63.3.2SOD活力测定73.4结果与讨论73.4.1大蒜SOD最佳提取路线的选择73.4.2纯化方法的选择73.4.3丙酮沉淀法参数最优化选择73.4.4不同生长阶段大蒜SOD粗酶液活力测定83.4.5结论和讨论8参考文献10一、前言1.1课程目的课程设计的目: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设计课程,提高学生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2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内容必须包括:查找该酶的基本性质、发展情况、应用情况;检测方法的确定;粗酶制品的获得;酶粗品的精制;酶的鉴定、数据分析。二、S

3、OD概述2.1SOD简介超氧化物歧化酶,别名肝蛋白、奥谷蛋白,简称SOD。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不断地补充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超氧化物歧化酶是1938年Marn等人首次从牛红血球中分离得到超氧化物歧化酶开始算起,人们对SOD的研究己有七十多年的历史。1969年McCord等重新发现这种蛋白,并且发现了它们的生物活性,弄清了它催化过氧阴离子发生歧化反应的性质,所以正式将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2.2国内SOD研究进展2.2.1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我国目前分离纯化了20多种不同来源的

4、SOD,并对其性质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SOD在性质和氨基酸组成上具有高度相似性。此外,国内还报导了人胎肝亦含Cu·Zn·SOD(袁海平91),与成人肝及其它组织的SOD理化性质基本一致。说明SOD在胚胎期就已开始执行清除O了的功能。其它如人、牛、鸡、马等血,猪肝、冬菇、芥菜叶、刺梨、酵母、大肠杆菌和大豆等早几年已分离纯化。2.2.2SOD的生物学意义及应用研究SOD作为一种清除O孑的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凡起因于O了的细胞不良反应及其导致的疾病,SOD都能防止于前,治疗于后。我国的研究主要测重在生物分子的保护作用、它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和

5、对SOD的化学修饰与应用方面。现分述于后。一、SOD对生物分子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OD具有保护脂质不发生过氧化的作用。蚕豆叶片随着衰老进程SOD活性逐渐下降,而丙二醛(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产物)含量急剧上升(王根轩,89)。高心病、冠心病及肝炎患者血浆丙二醛含量都显著高于常人,且可以通过补充外源SOD予以治疗(陈缓,87;范学士,55)。人老化红细胞的SOD为42一24士27.17拌g/g·Hb,年轻的为481.43士一0.x3拌g/gHb,而老化红细胞膜脂流动性明显下降(姜招峰,89)。这些说明SOD能防止膜质发生过氧化作用。在植物体内,S

6、OD具有保护叶绿素分子免遭逆境因子破坏的作用。许多逆境如大气污染强光、辐射及盐渍等能诱发植物体内产生O孑。过量的O了使叶绿素解体。而外源SOD能抑制逆境因子引起的叶绿素分解。受逆境锻炼的植物体内soD含量提高,叶绿紊降解速度下降。如小麦经HSO矛,NO矛抗性锻炼后,体内SOD活性提高,在高盐浓度下,叶绿素分子被水解程度显著减轻(李梨,89)。二、SOD与各种疾病的关系SOD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由于soD活力或数量下降使机体内O孑浓度增加,引发膜脂过氧化作用,膜结构破坏,功能失调,必然导致病变。现已搞清与soD有关的疾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

7、管疾病,心肌缺血与缺血再灌注综合症、氧中毒、急性炎症和水肿、肺气肿、辐射病、老年性白内障、乙醇中毒、衰老等。我国近几年在SOD与肿瘤、SOD的抗炎作用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蓝开蔚(87)、黄承诚(90)的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细胞及血中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细胞。正常人血液SOD含量为34.89士12.42拼g/mL、而癌症患者的为12.43士6.03拜g/mL,二者差异非常显著。综合有关资料,可以认为肿瘤细胞中SOD活性降低是其主要特点之一。为癌细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点辅助线索。SOD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以150一200mg/k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

8、小白鼠,然后用角叉菜胶诱发其足肠肿胀;用巴豆油诱发其耳片肿胀,结果表明诱发剂对注射了SOD的小白鼠无效。另外,SOD对大白鼠佐剂性关节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