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石钟山记 李渤和俞越.ppt

辨石钟山记 李渤和俞越.ppt

ID:50736074

大小:45.9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3

辨石钟山记 李渤和俞越.ppt_第1页
辨石钟山记 李渤和俞越.ppt_第2页
辨石钟山记 李渤和俞越.ppt_第3页
辨石钟山记 李渤和俞越.ppt_第4页
辨石钟山记 李渤和俞越.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辨石钟山记 李渤和俞越.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辨石钟山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水经注》上面说:“洞庭湖的出口处,有山名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声音响亮好像是大钟一般,于是授予它这个称呼。有隐居的人,在湖东钓鱼,沿着水流走到尽头(到了)这个地方。于是登岩过岭,穿越石洞,探访它的遗迹。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欹(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

2、,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在南隅临时住宿,忽然发现两块石头,横斜在水潭边上,影子倒映在水中,向住在水边的人询问(原因),才说:“这就是石钟啊,有铜铁一样奇异的声音啊。”敲打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含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响声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如果不是潭水滋润了这座山,这座山又蕴涵了它的精气,潭水和山峰蕴含的精气联合起来凝结成美好的气质,生发成为至纯至美的灵异之物。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怎么能够产出这

3、种奇异的石头呢?于是知道山依照石头而得名,这是原来的说法了。如善长(郦道元字)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号)记。依照郦道元的说法,那么濒临水流众多的山峰,都可以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它。姑且修订过去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后来的人。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苏轼的《石钟山记》

4、感叹郦元和李渤的简陋,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的亲家公彭彭雪琴侍郎,在江西呆的时间最久,(他)对我说: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在鄱阳湖边上,叫做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面临大江,叫做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但是苏轼说山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了声音像音乐声,这个恐怕不是这样。天下水中之山有很多,但凡有罅隙,风

5、和水相遭遇,都有噌吰镗鞳的声音,为什么独这山(石钟山)是这样(命名)呢?我久住在湖口,每到了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去洞里,里面玲珑剔透,钟乳石像天上的花散落的到处都是,下垂状好像要落地。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枯蛤,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旁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就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

6、气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的干燥粪便积累了一尺多。旁别又有小洞,像蛇一样行走着进入,又变得宽广,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比如写着:“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写着:“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

7、没有年代姓名,不知道是什么人所作的。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用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山)名。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应该以形状而论说,不应该以声音来论说。苏轼当天,应该从门口过而没有进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