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doc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doc

ID:50745126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4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doc_第1页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特性及使用技术一、特性1、选择性内吸传导性激素型除草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接触植物后能够被茎、叶和根系吸收,通过韧皮部筛管和根部的木质部导管进行传导。2、主要抑制光合作用、破坏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干扰植物激素平衡、抑制根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低浓度10-30ug/ml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100ug/ml抑制生长。3、氧羧酸类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宽、效果好、价格低等优点,广泛应用旱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的一些杂草,芽前土壤处理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种子繁殖的多年生杂草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4、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不同品种与剂型的防除对象及杀草活性有

2、不同差异,如几个常用品种的除草效果大小是:2甲4氯≥2,4-滴。同品种不同剂型的除草效果是;酯>酸>胺盐>钠盐(钾盐)。二、代表品种2,4-D丁酯、2甲4氯、2,4-D丙酸、2甲4氯丙酸、2,4-D丁酸。三、使用技术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受药液酸碱度的影响较大。当药液呈酸性时,进入叶片的2,4-D数量增多,在配制2,4-D药液时,加入适量的酸性物质,如尿素、硫酸铵等氮肥,能显著提高除草效果,同时也对作物起到追肥作用。2、药液雾滴漂移对周围植物的药害问题,各种植物对2,4-D等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禾谷类作物抗性很强,甜菜、向日葵、番茄、葡萄、柳树、榆树等很敏

3、感,春季麦田灭草喷药时,被风吹到这些植物叶面上的一些细小药雾可使其严重受害,甚至相距喷药地点数百米也难免受害。3、高温干旱的天气条件,特别是中午上升气流大的时候,喷洒挥发性强酯类最易造成雾滴的漂移,易造成敏感作物药害;而长期干旱,相对湿度小于65%时药效不好,因此这两种情况下均不能喷药。空气湿度大落在叶面的药剂雾滴滞留时间长,不易干燥,此时气孔处于开放较大时期有利于药剂吸收和传导。降雨使土壤含水量增高,杂草根系吸收水分和土壤养分,生长旺盛,植株组织幼嫩也有利于药剂的吸收和传导。4、喷药后雨水冲刷时间和雨量大小对药效的影响不同,不同的2,4-D剂型耐雨水冲刷差别很大,

4、酯类能更好的防止雨水冲刷,保持较好的除草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