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大物实验报告.doc

核磁共振大物实验报告.doc

ID:50769219

大小:1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4

核磁共振大物实验报告.doc_第1页
核磁共振大物实验报告.doc_第2页
核磁共振大物实验报告.doc_第3页
核磁共振大物实验报告.doc_第4页
核磁共振大物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磁共振大物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报告姓名:崔泽汉学号:PB05210079系别:05006实验题目:核磁共振实验目的:1.如何实现和观察NMR;2.测的因子和g因子;3.测的因子和g因子;4.用NMR精确测量磁场。实验内容:一、利用示波器观察的核磁共振波形1.当V不变,改变f时:V=75V(1)f=24.666MHz,测得波形如下(2)f=24.695MHz,测得波形如下(3)f=24.689MHz,测得波形如下通过以上三图可以看出,当固定电压不变,即不变时,改变射频场的频率可以改变射频场的周期T,使得B扫过共振幅度的时间间隔发生变化,从而使峰间距发生变化。1.当f不变,改变V时:f=24.670MHz(1

2、)V=55V时,测得波形如下(2)V=65V时,测得波形如下(1)V=80V时,测得波形如下当共振信号为非等间距信号时,即共振磁感应强度不等于时,射频场的幅度增大,则在同一周期内B扫过共振磁感应强度的时间间隔增大,而两相邻周期共振信号的时间间隔减小,从而表现为峰间距的变化。1.保持在谐振频率f=24.683MHz,改变V时:(1)V=55V时,测得波形如下(2)V=75V时,测得波形如下(1)V=90V时,测得波形如下当共振信号为等间距时,即时,由于B的振幅变化不会影响曲线与的交点,因此不会改变共振信号的间隔。一、测的因子和g因子已知测得谐振频率为次数123456f/MHz24.

3、68324.68024.68124.68224.68224.680从而=24.681MHz,由得由得二、测的因子和g因子已知测得谐振频率为次数123456f/MHz23.21723.21823.22223.22223.21823.218从而=23.219MHz,由得由得一、用NMR精确测量磁场实验中测得样品在磁场中不同位置时的谐振频率为下表(已求出),从而可求出在相应位置的磁场。/MHz/MHz/MHz/MHz/MHz/MHz/T/cm2.7524.68124.68224.67824.68324.68324.6810.58001/cm3.0024.68324.68524.6832

4、4.68224.68324.6830.58005/cm3.2524.68124.68024.68324.68324.68324.6820.58003/cm3.7524.68424.68224.68424.68424.68424.6840.58006/cm4.0024.68124.68124.68324.68324.68324.6820.58003误差分析:1.采用示波器器观察,取点时坐标的读取会有较大的误差;2.实验时由于电源或者外界干扰的原因,使信号不够稳定,比如测得的频率在不停的变动,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思考题:1.如何确定对应于磁场为B0时核磁共振的共振频率?在上叠加一个调

5、制磁场,用示波器观察信号,调节射频场频率,当显示的波峰之间的距离相等时,即发生共振,此时的频率即为共振频率。2.B0、B1、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产生,它们有什么区别?3.试述如何用磁共振测量B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