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ppt

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ppt

ID:50789101

大小:97.0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4

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ppt_第1页
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ppt_第2页
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ppt_第3页
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ppt_第4页
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焊接工艺要求---马慧伟有关焊接的术语1.润湿---焊料在金属表面形成完整均匀连续的薄层,其界面的润湿角很小或为零.2.焊盘---用焊接连接器件或引线的有效可焊接区域.3.焊缝---熔融的焊料在连接接触部分冷却后成型形成焊缝焊接的质量要求1.焊接目标:具有明亮光滑,有光泽的表面,通常是在待焊物件之间呈凹面的光滑外观以及连续良好的润湿.2.表面润湿程度:熔融焊料在被焊金属表面上应铺展,并形成完整均匀连续覆盖层,其润湿角应在30度以内,最大不超过90度.3.引脚凸出:导线和元器件引线伸出焊接面的长度一般为0.8–1.5mm,焊料润湿所有焊接面,形成良好的焊锡轮

2、廓线焊接的质量要求4.焊料量:焊料应充分覆盖所有连接部位,但应略显导线或引线外形轮廓,避免过多或过少..焊点的缺陷分类1.不润湿:焊点上的焊料与被焊金属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度.2.脱焊:即开焊,包括焊接后焊盘与基板表面分离.3.吊桥:元器件的一端离开焊盘而向上方斜立或直立.4.桥接: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应相连的焊点之间的焊料相连,或焊点的焊料与相邻的导线相连.焊点的缺陷分类5.焊料过少:焊点上的焊料量低于最少需求量.目视无明显焊料凹面.6.虚焊:焊接后,焊端或引脚与焊盘之间有时出现电隔离现象.7.拉尖:焊点的一种形状,焊料有突出向外的毛刺,但没有与其他导体或焊

3、点相接触.8.焊料球:焊接时,粘附在印制板,阻焊膜或导体上的焊料小圆球.焊点的缺陷分类9.孔洞:焊点表面应无气孔;针孔.10.位置偏移:焊点在平面内横向,纵向或旋转方向偏离预定位置.11.其它缺陷:冷焊或过热焊接;表面粗燥;焊点裂纹或焊点位移;指纹;焊料残渣;表面麻点;连接处母材金属暴露.手工焊接工艺流程控温电烙铁准备清洁处理加助焊剂(重焊或返工时)冷却清洗加焊料加热检验流程图说明1.电烙铁准备:将烙铁头加热至温控器设定温度正负5度之内,头部涂一层薄而均匀的焊料,并用清洁潮湿的海绵擦试烙铁头表面.2.清洁处理:待焊的导线,元器件引线,接线端子及印制电路板均

4、应按相关工艺进行清洁处理,并保证其可焊性.3.加助焊剂:使用带焊剂芯的线状焊料时,不用加助焊剂.重焊或返工可使用液态助焊剂.流程图说明4.加热:将电烙铁头置于连接部位,热能迅速传递并达到焊接温度.5.加焊料:几乎在加热的同时,将焊料加在烙铁头和连接部位的结合部,并保持作为热传导的焊料桥的存在,焊料要适量,形成符合要求的焊点.流程图说明6.冷却:焊点应在室温下自然冷却,严禁用嘴吹或用其他强制冷却方法.在焊料冷却和凝固过程中,焊点不应受到任何外力的影响.7.清洗,检验按有关工艺文件执行流程图说明8.焊接温度,时间:手工焊接温度设在260度到300度范围内,最高

5、不得超过320度,焊接时间不大于3秒,对热敏元器件,片状元器件不超过2秒.若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焊接,应待焊点冷却后再复焊,非修复性复焊不超过2次.元器件通孔安装技术要求1.安装前准备1.1元器件搪锡前应按设计工艺文件要求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并核对其名称,型号,规格,牌号,数量等.核对待装印制电路板的名称,图号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1.2戴防静电手环,指套或手套。1.3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多余物的产生,所有钻,锉,沙纸打磨等非电装工作都应在元器件安装之前进行完毕。1.4元器件和导线的搪锡按通用工艺文件要求进行,导线剥头采用热控型剥离器。1.5按工艺文件要求对

6、元器件引线进行弯曲成型.成型后有明显刻痕或型变超过引线直径的10%,则元器件不应组装。1.6在引线手工成型过程中,应将成型工具夹在近元器件本体合适位置处,固定不动,然后由另一手对引线进行逐渐弯曲成型。1.7元器件引线弯曲内侧半径应不小于引线的直径,成型不当或不符合要求时,原弯曲半径在1-2倍引线直径内,可以矫直并在原处重弯一次,而当原弯曲半径大于2倍引线直径时,允许再弯二次。1.8元器件引线弯曲成型后,应保持型号规格等特征明显可见。卧式安装时标记向上,立式安装时,标记向外,向上,无极性元件的标记方向应一致。对于某些特殊的元器件的安装,标记可见性应遵循下列先

7、后极性顺序:a.极性;b.数值;c.型号。2安装要求2.1按专用工艺文件要求顺序安装。2.2待焊的印制电路板及元器件应保持板面和引线清洁,严禁用裸手触摸。2.3一般应为先低后高,先轻后重,先非敏感元器件后敏感元器件(如先非静电,非温度敏感器件,后静电,温度敏感器件),先表面安装后通孔安装,先分立元器件后集成电路。2.4为了防止将冲击力传递给元件内部,剪切导线及元件引线用的钳子应特别锐利,要自始至终沿整个剪切边缘切割出清洁,光滑的剪切表面。剪切过程中,应无扭转动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