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ppt

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ppt

ID:50801005

大小:6.50 MB

页数:167页

时间:2020-03-14

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ppt_第1页
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ppt_第2页
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ppt_第3页
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ppt_第4页
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微生物对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转化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全世界每年产生1000亿吨。我国每年可利用的木质纤维原料总量可达20亿吨以上,包括农作物秸秆(7亿多吨)、林业纤维废料和工业纤维废渣等。木质纤维素原料来源于木材、农业废物、林业产品、城市垃圾等。WheatstrawCornstoverWoodchipBagasseRicestrawSawdust大量的木质纤维素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燃料或在田间直接焚烧污染了环境,能量利用率低,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如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避免资源浪费,解决能源危机,而且能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木质纤维素主要由木质素

2、、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相互嵌合而成。1.木质纤维素组成及基本结构ComponentsofLignocellulosicbiomassHemicellulose(both5and6carbonsugars)AshExtractivesLignin(phenols)Cellulose(6carbonsugars)纤维素由葡萄糖单元通过β-1、4键组成的长链大分子。通常一条链中有10000多个葡萄糖分子。纤维二糖可以看作它的二糖单位。1.1纤维素纤维素链中,每个残基相对于前一个残基翻转180度,使链采取完全伸展的构象。相邻、平行的伸展链在残基环面的水平向通过链内和链间的氢键形成片层结构,环面的

3、垂直向靠其余氢键和环的疏水内核之间的范德化力维持。⑴纤维素大分子聚集态结构纤维素大分子的聚集可分为结晶区和无定形区.结晶区:若干个纤维素分子链聚集成束,排列整齐有序,相互靠的很近,呈现清晰的X-射线图;无定形区:分子链排列不整齐、较松弛,但其取向大致与纤维主轴平行。结晶区和无定形区共同构成了纤维素纤维。分别称为结晶纤维素(crystallinecellulose)与无定形纤维素(amorphouscellulose)。纤维素的结晶部分没有游离的羟基存在,具有牢固的结晶构造,酶分子及水分子难以侵入到内部。因此,纤维素的结晶部分比非结晶部分难分解得多。纤维素的聚集态,即所谓纤维素的超分子

4、结构,由结晶区和无定形区交错结合的体系,从结晶区到无定形区是逐步过渡的,无明显界限,一个纤维素分子链可以经过若干结晶区和无定形区。每一个结晶区称为微晶体。纤维素的细纤维结构纤维素在结构上可以分3级:(1)单分子级,即葡萄糖的高分子聚合物;(2)超分子级,自组装的结晶的纤维素晶体;(3)原纤结构级,纤维素晶体和无定形纤维素分子组成的,进一步自组装的各种更大的纤维结构。若干纤维素分子聚合成结晶宽度为3-5nm的基元原纤(elemenataryfibril)。基元原纤聚集形成横截面直径约为7-30nm、长度不固定的微原纤(microfibril),其中散布着半纤维素,因为木质化过程发生在天

5、然纤维素合成的后期,所以木质素主要位于与半纤维素共价相连的微原纤的外层。纤维素微原纤聚集形成横截面约为200nmX200nm、长度不等的大原纤(macrofibril)。纤维素的结晶度及可及度纤维素的结晶度是指结晶区占纤维素整体的百分率,它反映纤维素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度。纤维素物料的结晶度大小,随纤维素样品而异。据测定,种毛纤维和韧皮纤维纤维素的结晶度为70%~80%,木浆为60%~70%,再生纤维约为45%。结晶度与纤维性能的关系纤维结晶度升高,则:1)纤维的吸湿性下降;2)纤维润胀程度下降;3)纤维伸长率下降;4)纤维的抗张强度上升。纤维素物料的可及度利用某些能进入纤维素物料的无

6、定形区而不能进入结晶区的化学试剂,测定这些试剂可以到达并起反应的部分占全体的百分率称为纤维素物料的可及度。⑵纤维素影响水解的各种性质纤维素的结构特征与酶水解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仍未全面了解。一般认为纤维素的结构特点是其水解速率的限制因素,包括结晶度(CrystaillinityIndex,CrI)、聚合度(DegreeofPolymerization)和可及性(Accessibility)等。纤维素的结晶度(CrI)通常认为结晶度是表明底物反应活性的指标。真菌纤维素酶对非晶形纤维素的水解速率比结晶纤维素的水解速率高1-2个数量级。根据假说,在纤维素水解过程中,无定形纤维素

7、先被水解,因此在水解后,剩余纤维素的结晶度将升高。然而,部分研究发现在酶水解过程中结晶度没有增加。很难认定CrI是酶水解速率的关键决定因素。纤维素的聚合度(DegreeofPolymerization,DP)纤维素的水溶性随DP的升高而迅速降低。聚合度为2-6的纤维糊精可溶于水,而聚合度为7-13或更高的纤维糊精微溶于热水。DP为30的葡聚糖已经具有纤维素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根据底物的来源和预处理方法的不同,纤维素底物的DP变化非常大。纤维素DP对酶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