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需处长教学设计——呼兰区顺迈小学于淑秋.doc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呼兰区顺迈小学于淑秋.doc

ID:50839400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呼兰区顺迈小学于淑秋.doc_第1页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呼兰区顺迈小学于淑秋.doc_第2页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呼兰区顺迈小学于淑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军需处长教学设计——呼兰区顺迈小学于淑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军需处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运用抓重点词句、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衣着的描写感受人物精神品质、揣摩人物情感变化、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体会军需处长克己奉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使学生的受到感染和教育。3.学习作者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教学重点:1.通过对军需处长神态、动作、衣着的描写,感受他克己奉公、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2.学习作者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难点:理解“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它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准备:军需处长形象的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回顾感知。1.同学们

2、,那是一个漫天飞雪、狂风肆虐的日子,在海拔2000多米的云中山上,一支红军队伍为了给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道路,他们在风雪中艰难的前行着。就在这次行军途中,一位将军目睹了他战争生涯中难忘的一幕,于是在中国近代战争的历史上,又多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军需处长,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位英雄——军需处长(齐读课题)。2.通过预习,谁能说一下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精读感悟,品味丰碑。1.文中哪个段落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7)2.作者又是通过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描写这位军需处长的?请大家默读这一段,并写下你的理解和感受。预知汇报:(1)动作:“依靠”、“坐着”,“夹者”“伸着”“借”表现

3、筋疲力尽、又冷又累、走不动……师:同学们再看看插图:老战士的手微微地向前伸着,他想要干什么?(求救、道别、祝福……)想象都很合理,这让我们局的很可怜,(2)比喻句: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雕像,身上落满了雪……(威严可敬)(3)神态镇定安详。老战士牺牲时他在想些什么才使得他神态十分镇定和安详呢?联系他的身份来想。#想到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没有被冻到。#想到自己把仅剩的棉衣发给了战士,进了自己的职责。#想到完成了党交给自己的任务,死而无悔。#想到为大部队开辟道路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想到了革命一定会胜利。……(4)衣着——“单薄破旧”“贴在身上”,师:这就是我们的军需处长,凭着他的身份

4、完全可以穿的暖一些,身上可以留有足够的干粮、火柴,可他却没有,这是则样的一位军需处长呢?(克己奉公、舍己为人。)让我们怀着对老战士无比崇敬与怀念的心情,以低沉舒缓的语调齐读这一自然段。(指引学生齐读。)3引读多么无私的军需处长啊,我仿佛看到一位瘦弱的身影,衣着单薄破旧,一路艰难的走在行军路上,实在走不动了,想依靠大树歇一歇,可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起来,多么令人心痛啊!读——————多么可敬的军需处长啊,为了能让战友活着走出雪山,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别人穿,自己却冻死在云中山,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读————————战友们是多么怀念这位军需处长啊!他就这样镇定安详地走了,就让他安安静静地

5、在云中山休息吧!读——————4过渡:文中除了刻画军需处长还重点描写了哪个人物?(将军)5浏览一下描写将军的段落语句,找一找表现将军神态变化的词语。思索 (严峻的考验——可能……可能……可能……)能看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愣 (着急)严峻 (愤怒)读出他的样子。发怒 愣(吃惊)6细节描写:对比读他像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让学生体会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他要表达将军的千言万语:愧疚道歉敬仰表决心……)此时无声胜有声,假如你就是那位将军,带着自己错综复杂的心绪齐读12自然段。(音

6、乐起) 7理解丰碑的含义这是一个特殊的追悼会,军需处长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一起读:风更狂了……(音乐结束)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业,有永久价值的证物或著名的事例,尤指值得记载或保存的艺术上或智慧上的成就。晶莹:形容光亮而透明。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军需处长跟云中山化为一体,从表面看来确实是高大的、洁白的、亮亮的,但更重要的是他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是不朽的,他的形象将永远放射光芒,他将与高山同在,与日月同辉,在每一个革命者乃至全中国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8我想此时此刻这位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在你的心中在战士们心中在将军心中

7、再一次得到升华吧?指名读最后一段?你读懂了什么?结尾用一个反问句生活了主题。同学们,革命先烈们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在这些丰碑的指引下,我们的革命队伍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设了社会主义祖国,度过了重重难关,中华儿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铸就了共和国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让我们让我们向这些丰碑献上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意。(全体起立,敬礼!)三、回读全文,总结写法。文章的主人公是那位长眠于云中山上的军需处长,可作者为什么用了大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