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60例.doc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60例.doc

ID:50857911

大小:6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60例.doc_第1页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60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60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60例【关键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稳心颗粒室性早搏及恶性心律火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常用化学药物治疗,长期应用化学药物有不良反应,进入循证医学时代,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应考虑总体预后及疗效,为此我们选择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以探讨其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选择了H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8~70岁;其中冠心病48例,病毒性心肌炎12例,发病时间14cT10年;对照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

2、17~70岁;其屮冠心病46例,病毒性心肌炎14例,发病时间10cT1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脏病基木情况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选择标准患者年龄1旷70岁,体重〉45kgECG证实室性期前收缩(其诊断参照文献[1])Holter评价室性期前收缩平均3300次/24h,伴或不伴室性心动过速,(连续3~10个室性搏动);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影响电生理的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排除标准。①静息时,心率<55次/分,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血压<90/60mmHg(lmmHg=0.133kPa);②ECG有安全性

3、左束支或束支阻滞,室内阻滞,一度或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③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II级,有肝肾、血液、呼吸、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所致者;⑤妊娠及哺乳妇女。1.3治疗方法治疗组选用步长稳心颗粒1袋/次、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心律平150mg/次,3次/日(q8h)。观察四周,治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Holter检查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粪常规检杳、电解质等。并询问患者有无恶心、腹胀、口干口麻、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等不良反应,以判断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1.4治疗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制定的《

4、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屮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结果[2]。心电图的疗效判定标准:期前收缩消失或90%以上为显效,期前收缩减少50%以上为有效,减少50%以下为无效,显效和有效Z和为总有效率。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2结果2.1室性早搏总疗效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2.2心电图变化2组治疗前后心率(HR);P-R间期,QRS时限,QTC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5、>0.05)o表1稳心颗粒与心律平对照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评价分纟R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稳心颗粒44(58%)14(26.7%)2(15%)58(96.7%)心律平31(68%)13(24%)16(8%)44(73.3%0注意:※与心律平组比较P二0.003表2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前示备参数变化(x±s)时间HR(次/min)P-R间期(ms)QRS时限(ms)QTc(ms)治疗前85±14169土1:389土12384±36治疗后76±15171±1591±11390±38副作用:治疗纟ft不良反应4例;上腹隐痛、烧心、反酸、纳差、且有胃炎病史,对

6、症处理后缓解。对照纟R不良反应屮8例:头晕3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2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o3讨论心律失常是危害人类的一种疾病,目前治疗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治疗主要应用西药,但西药有较多的副作用,如心脏毒性、心外毒性、适应证较窄,且长期运用同时也增加了总病死率[3]。步长稳心颗粒是国家批准的治疗心律失常的屮成药,具有调节多离子通道(Na+K+52+)广谱抗心律失常。显著改善心慌、心悸、胸闷症状,且有改善睡眠,长期服用安全可靠,不会引起新的心律失常,对血、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依从性

7、良好,稳心颗粒主要成分:党参、黄精、三七、瑚珀片松为主方。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与甘松所含的纟颉草酮有关,缠草酮具有稳定细胞的作用,延长动作电位,阻断折返激动,有效治疗心律失常,尤其室性早搏;党参补气;健脾益肺;黄精益气养阴,补肾益精,三七化瘀活血,廿松行气开郁,琥珀“安五神,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全药共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作用,其应用有广泛的前景。参考文献[1]陈澈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一卫生出版社,2005,1:366.[2]屮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实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

8、志,1998,26(c6):405-412.[3]郑峰•普罗帕酮的临床应用•现代中西医杂志,2000,9(12):1,185-186.注:木文屮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