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立体设计化学苏教版选修3第1单元①知识研习.ppt

高考立体设计化学苏教版选修3第1单元①知识研习.ppt

ID:50887724

大小:2.19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3-15

高考立体设计化学苏教版选修3第1单元①知识研习.ppt_第1页
高考立体设计化学苏教版选修3第1单元①知识研习.ppt_第2页
高考立体设计化学苏教版选修3第1单元①知识研习.ppt_第3页
高考立体设计化学苏教版选修3第1单元①知识研习.ppt_第4页
高考立体设计化学苏教版选修3第1单元①知识研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立体设计化学苏教版选修3第1单元①知识研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1.电子层——多电子原子里,电子分层排布2.原子轨道——同一层上的电子可能在不同轨道上运动(1)含义用量子力学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运动的①。(2)表示及形状不同形状的轨道可用②等表示,s轨道呈③,p轨道呈④。(3)伸展方向s、p、d、f轨道分别有⑤个伸展方向,例如p轨道包含⑥3个轨道。主要区域s、p、d、f球形纺锤形1、3、5、7px、py和pz(4)轨道能量(ⅰ)处于同一电子层上的原子轨道:⑦;(ⅱ)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⑧;(ⅲ)电子层和形状相同时,各轨道能量⑨。ns

2、道数和最多容纳电子数3.自旋运动原子核外电子有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通常用“⑮”和“⑯”表示。↑↓1.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据①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②的轨道,这样使整个原子处于③的能量状态。(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④自旋状态⑤的电子。(3)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⑥,且自旋状态⑦。能量最低能量较高最低两个不同不同的原子轨道相同2.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如:铝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⑧或⑨。溴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⑩或⑪。1s22s22p63s23p11s22s22p63s23

3、p63d104s24p5[Ar]3d104s24p5[Ne]3s23p1(3)外围电子排布式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外围电子发生变化(主族元素的外围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如氯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⑭。3s23p5(即时巩固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即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如右图所示。②轨道类型相同时,电子层数愈大,原子轨道能量愈高,如E3p>E2p。③电子层数相同时,按轨道类型s、p、d、f能量升高,如E3d>E3p>

4、E3s。④电子层数和轨道类型均不同时,原子中的价电子在外层分布时存在原子轨道能量交错现象。如E4s

5、1)d放在ns前。如Fe:1s22s22p63s23p63d64s2。【案例1】下列元素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各违背了哪一规律?(1)6C1s22s22px2(2)21Sc1s22s22p63s23p63d3(3)22Ti1s22s22p63s23p10【解析】(1)对于C原子来说,2p有3个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最后2个电子应该以自旋状态相同的方式分布在两个不同的2p轨道上,违反了洪特规则。(2)根据轨道能量高低顺序可知E4s

6、于22Ti来说,3p共有3个轨道,最多可以排6个电子,如果排10个电子,则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答案】(1)洪特规则(2)能量最低原理(3)泡利不相容原理【即时巩固1】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25,以下是一些同学绘制的锰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其中最能准确表示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是()【解析】本题考查电子排布表达方式,要与电子排布规律相联系。A、C违背了洪特规则,B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电子排布表达方式,要与电子排布规律相联系。A、C违背了洪特规则,B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答案】D【特别提醒】(1)电子排布式在书写时特别注意如Cr

7、、Cu等符合洪特规则特例的元素。(2)上述五种表示核外电子排布的方法中,轨道表示式最能反映电子的排布情况。【案例2】按要求填空。(1)11Na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Ca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3)35Br-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4)7N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和微粒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排布式是书写其余两种排布图的基础。11Na:1s22s22p63s1;20Ca:1s

8、22s22p63s23p64s2,价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