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的生产工艺设计.doc

嘧菌酯的生产工艺设计.doc

ID:50897624

大小:69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5

嘧菌酯的生产工艺设计.doc_第1页
嘧菌酯的生产工艺设计.doc_第2页
嘧菌酯的生产工艺设计.doc_第3页
嘧菌酯的生产工艺设计.doc_第4页
嘧菌酯的生产工艺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嘧菌酯的生产工艺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录一、目标化合物的概述1二、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路线简介2三、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路线优劣分析5四、目标化合物新合成路线设计6五、嘧菌酯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流程操作简述6七、总结9参考文献11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一、目标化合物的概述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嘧菌酯(实验代号ICIA5504,通用名称Azoxystrobin,商晶名Amistar,Heritage,Quadns是由捷利康公司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型高效、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谷物

2、、水稻、葡萄、马铃薯、蔬菜、果树等的种子处理,茎叶喷雾,也可用于十壤处理,防治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哑纲和半知菌纲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黑腥病、霜霉病、稻瘟病等,与目前已有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1]。化学名称:E-2一【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CA名:Benzeneaceficacid(E)-2一[[6-(2-cyanophenoxy)-4-pyrimidinyl]oxy]一a-(methyoxymethylene)一·methyleste

3、r。CAS索引号:【131860.33.8】[2]。结构式:纯品为白色同体,熔点116℃(114~116℃),相对密度1.34(20℃),蒸汽压1.1×107Pa(25℃),分配系数(20℃)igP=2.5,溶解度(20℃)水69/L,微溶于己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水溶液中光解半衰期为11~17d[3]。嘧菌酯对人鼠、小鼠急性经口LD50(雄、雌)>s000mg,lCg,火鼠急性经LD50>2000mgrKg,本品对兔眼睛和皮肤轻微刺激,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鹌鹁经口LD50>20

4、00mg/Kg:亚急性毒性(鹌鹑、野鸭)LC50>5200mg/Kg。在推荐剂量下于田间施用对其它非靶标生物均无不良影响[4]。嘧菌酯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对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二、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线路简介合成嘧菌酯的路线主要分成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先合成(E).3一甲氧基.2.(2.羟基苯基)二丙烯酸甲酯(5),然后与4,6.二

5、氯嘧啶、2_氰基苯酚反应得到嘧菌酯原药。另一种方法是4,6.二氯嘧啶先与2一氰基苯酚反应后再与化合物5反应得到原药[5]。中间体5的合成是合成嘧菌酯的关键。文献报道化合物4有四种合成路线。中间体5的合成路线一[6]:中间体5的合成路线二[7]: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间体的合成路线三[8]: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四[9]:嘧菌酯的合成路线一[10]:嘧菌酯的合成路线二[11]: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

6、删除三、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线路优劣分析方法一是将邻羟基苯乙酸酯化,生成邻羟基苯乙酸甲酯,再用苄基溴保护羟基,得到2.苄氧基苯乙酸甲酯:然后在无水DMF中,氢化钠作用下与甲酸甲酯(或其他甲酰化试剂)反应,得到(E)一3.羟基-2.【(2-苄氧基)苯基]丙烯酸甲酯;甲基化后得到(E)-3一甲氧基.2.【(2-苄氧基)苯基】丙烯酸甲酯;后加入催化剂(Pd/C),加压氢化,脱保护基得到中间体(E).3.甲氧基.2.(2.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该路线合成步骤较多,其中从2.苄氧基苯乙酸甲酯反应得到(E).3-甲氧基-2-[(2-苄氧基)

7、苯基1丙烯酸甲酯的反应收率只有17%,而且路线中需要用到硫酸二甲酯等剧毒物品,所以不适宜工业化。方法二这条路线也是以邻羟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首先,以甲苯为溶剂,加入少量冰乙酸,自身酯化成环得到苯并呋喃.2(3H).酮;再和原甲酸三甲酯、乙酸酐反应得到3甲氧基)亚甲基苯并呋喃.2(3H)一酮;然后直接开环就可以得到中间体5,或者直接加入4,6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二氯嘧啶,在开环同时进入下一步反应。与路线一相比,此路线的合成步骤少,且文献报道的各步收率也比路线一要高,各种反应试剂易得,毒副

8、作用小,反应设备简单,适合于工业化[12]。但最后一步反应收率不高,使得总产率较低。四、目标化合物新合成线路设计本文着重对方法二进行研究,以邻羟基苯乙酸为起始原料,首先生成甲酯,然后与4,6.二氯嘧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物经甲氧烯化反应,再与水杨腈反应生成终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