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doc

农村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doc

ID:50901339

大小:100.7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15

农村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doc_第1页
农村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doc_第2页
农村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doc_第3页
农村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doc_第4页
农村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  近一年来,由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时也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概况:  本课题将着眼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着重进行学校、家庭、社会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主要认为小学生可塑性大,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正处于各种习惯形成的雏形期,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如果错过该阶段再矫正或补救,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而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从家长、学校、社会中习得的。在理论上,将通

2、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调查数据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在应用价值方面,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家长、学校、社会懂得自己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希望大家都能知道自己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的各自独特的角色,注意自己的言行,争取给小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能够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尽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这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一)理论学习与研究  1.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结果  (1)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表现。  通过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小学生的习惯良好,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德行

3、为、心理素质等方面呈现出正常的、积极向上的发展状况。同时,数据及访谈还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一些方面的不良行为习惯。  (2)小学生自我认识不成熟,情感缺乏。  自我认识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  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一个人若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便会促进他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数据显示有近30%的小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因此,这部分学生不可能有发

4、扬优点、改正缺点的认识,更谈不上有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态度了。又由于缺乏有益成长的课外活动,所以,学生的行为习惯没有用令他们接受或喜爱的方式培养或训练。  (3)家庭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的数据显示,还是有家长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不清楚的现象,说明小学生究竟应该养成那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者的大人,心中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谈何重视和培养。对待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大人们经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无法接受,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同时,学生身上有了不良行为习惯,学校、家庭也没有做到及时的沟通,有2

5、7.4%的家长不了解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甚至有些家长也不想了解。  2.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结合调查和访谈的实际情况,认为形成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如: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父母的素质不高,难以指导、教育好孩子,家庭硬环境不理想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少年儿童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少年儿童培养的投入;负面的消费文化对少年儿童产生严重的危害;社区缺乏应有的教育职能。  3.教育工作上的失误  如:应试教育给予师生关系的

6、压力,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衔接不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期时间短,任务重,研究时间过于紧迫。  2.课题研究有些仍然停留在面上,未能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3.课题思路仍然不清,不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四、下阶段工作安排  1.继续加强学习、交流活动,提高认识。  2.积极参与到课题组会议,真正把课题组会议作为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主阵地。  3.注重行动研究中的反思、修正、补充工作。  4.收集行动研究中的相关资料,不断反思,及时总结。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防城港市港口区公车镇中心校许卫良  

7、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我们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做法。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

8、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进行。我校在开学的第一周就开展了“好习惯伴我成长”为主题内容的养成教育宣传周,每周星期一下午第三节课定为养成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