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分析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oc

浅谈比较分析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oc

ID:50911244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8

浅谈比较分析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浅谈比较分析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浅谈比较分析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浅谈比较分析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比较分析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比较分析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引导学生对同类题材的诗词、同一作者的诗词和相同意象的诗词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能力的日的。关键词:诗词;同类题材;同一作者;相同意象我们知道,古诗词的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究其原因,这跟学生的眼界不宽,智力开发受压抑,阅读能力提不高,因此阅读时见木不见林等有关。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以为采用比较分析法,可以收到较好效果。何谓比较分析法?就是讲解某首诗词时,不拘泥于这首诗词的范围,可以拿与这首诗词有关联的其他诗词来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鉴别它们主题思想、表现手法、创

2、作风格等异同。一、同类题材的诗词的比较结合同类题材的诗词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讲授的诗词的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同类题材的多样化、多角度的写作手法。臂如讲解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了便于学生从作品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可以拿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來比较。这两首诗都是写听乐的感受,但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特点。首先是创作方法上的不同。《琵琶行》用的是现实主义的手法,它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曲折动人地记录下这个平凡的悲剧故事,倾注进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音乐表现上,它也用生活中常见的形象来比喻、描写,如实地再现琵琶乐声

3、的无比美妙。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眩切切如丝雨,嘈操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清,幽咽泉流水下滩/而《李凭箜篌引》则用想象、夸张的手法來表现声音,鲜明的显示出浪漫主义的特征。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其次,对乐器演奏的描写,所选取的角度不同。白诗全是以听觉写声音,李诗却调动了各种知觉和联想。白诗的比喻显得准确传神,李诗的比喻则给人一种色彩绚烂的感觉。另外,在细节描写上,白诗与李诗也都显示出各口的特色。两首诗都写到乐声使人泪下,《琵琶行》直接写自己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神情;《李凭箜篌引

4、》则用离奇的想象让传说中的湘夫人和素女闻乐洒泪来表现乐声的凄唳动人。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学牛就能清楚的看到两首诗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却又同样脍炙人口。同类诗词的比较,不应只限于古人诗词,还可作古今人诗词的比较。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可将毛泽东同志的《卜算子。咏梅》來比较。两首词都是托物寄志,但思想感情截然相反。陆游借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来表明自己不愿意和那些投降派争名夺利,虽遭挫折,受排挤打击,但仍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同政敌同流合污,不投降妥协的高洁品质,表现了一定程度的抗争

5、性。但从整首词的主题和倾向看,则反映了陆游那种消极悲观,孤芳自赏,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毛泽东同志“反其意而用之”,针对陆游笔下梅花寂寞孤独,风吹雨打,凄凉颓丧,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赋予梅花以崭新的品格,开拓了咏梅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现了乐观向上的豪情壮志。二、同一作者的诗词比较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作者的不同诗词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例如婉约大家李清照,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呈婉约风格,而她的《夏口绝句(生当做人杰)》则显豪放风格;豪放大家苏东坡,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呈豪放风格,而他的《江城子?十年生

6、死两茫茫》则显婉约风格。这种情况,绝非孤例,注意比较分析,学生眼界定开。另一种情况是,同是一位作者,当生活出现波折时,创作心境必然受到影响,作者的情调就会出现前后不同的变化。因此,在他们的笔下,尽管描写的是一种物象,但涵义却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诗中出现鸟、鱼的形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分析这两个形象时,可拿陶渊明有关描写鸟、鱼的其他作品来比较,如他的《始作镇军参军径曲阿作》也描写鸟、鱼:“望云渐高鸟,归渊愧游鱼,”显然,后篇的鸟、鱼与前篇的鸟、鱼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就不一样,反

7、映出作者截然不同的创作心境。前者是暗示诗人“误落尘网”之后身不由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仕途生活的极端厌倦。而后者则是自由惬意的象征,以其无拘无束,畅燃自得来反衬诗人“心念山泽居”欲归川园而不得的苦闷。通过比较分析,能使学生了解这样的现象:作者创作时所选取的形象,总是选与自己心境相结合者,它是作者从表现特定的心境需要出发,经过主观心灵综合概括后的产物。因此,即使是相同的形象所包含的内涵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而往往随着主观意念的流传赋予其不同的思想含意。三、不同诗词相同意象的比较不同诗词中,相同的意象寓意不尽相同。例如“菊花”

8、这个意象。屈原《离骚》中,把它作为清高、高雅、隐逸、素洁、脱俗的人格象征。陶渊明师承此意,他的“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把口己的清贫口得与菊花的孤傲脱俗类比,写出了清雅悠远的神韵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黄巢的笔下,菊花则成了农民起义造反的象征。“东篱把酒黄昏后,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