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凝证(肩周炎)风寒湿痹证病程记录模块.doc

肩凝证(肩周炎)风寒湿痹证病程记录模块.doc

ID:50939247

大小:3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肩凝证(肩周炎)风寒湿痹证病程记录模块.doc_第1页
肩凝证(肩周炎)风寒湿痹证病程记录模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肩凝证(肩周炎)风寒湿痹证病程记录模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韶关市中医院病历姓名XXX科室针推病床XX住院号XXXX病程记录XXXX-XX-XX8:00主治医师查房(左肩/右肩)疼痛,(左肩/右肩)后伸、外展受限,(左/右)上肢放射痛及麻木,无头晕、胸闷,纳可,夜寐差,二便调。体查:(左肩/右肩)关节周围广泛性压痛,尤以(左/右)三角肌、背阔肌压痛明显,关节局部无红肿,(左肩/右肩)关节外展、后伸受限,(左/右)上肢无压痛及麻木,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今日XXX主治医师详问病史、仔细检体之后指示:一、目前诊断考虑:中医:肩凝证(风寒湿痹),西医诊断:左肩关节周围炎,二、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针灸治

2、疗、拔罐治疗、红外线治疗、低频脉冲电、微波速效治疗、中药熏药治疗、小针刀治疗,配合红花针20ml+5%GS250ml或灯盏花素针40ml+0.9%NS中静滴活血通络,三、本病需与右肩部骨折相鉴别,右肩部骨折表现为:右肩部疼痛明显,有明显外伤史,可扪及骨擦音及异常活动。本证表现为:病史较长,无明显外伤史,局部肤温未见增高,右肩喙突处压痛(+),右肩关节活动受限。结合病史及X—ray片可予以鉴别。四、中药以驱风散寒、利湿通络为法,方用乌头汤加减,药物如下:羌活12  麻黄10  桂心6   秦艽12当归10  川芎12  炙甘草5  海风藤30桑枝15  白芍20  乌

3、头6   黄芪20饮片3剂,(2/4-4/4),每日一剂,温服,可加服大活络丸一粒住院医师:XXX主治医师:XXXXXXX-XX-XX8:00科主任查房副主任医师查房(左肩/右肩)疼痛,(左肩/右肩)后伸、外展受限,(左/右)上肢放射痛及麻木,无头晕、胸闷,纳可,夜寐差,二便调。体查:(左肩/右肩)关节周围广泛性压痛,尤以(左/右)三角肌、背阔肌压痛明显,关节局部无红肿,(左肩/右肩)关节外展、后伸受限,(左/右)上肢无压痛及麻木,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今日XXXX科主任详细查看病人后指示:一、同意目前诊断:中医:肩凝证(风寒湿痹),西

4、医诊断:左肩关节周围炎,二、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针灸治疗、拔罐治疗、红外线治疗、低频脉冲电、微波速效治疗、中药熏药治疗、小针刀治疗,配合红花针20ml+5%GS250ml2韶关市中医院病历姓名XXX科室针推病床XX住院号XXXX或灯盏花素针40ml+0.9%NS中静滴活血通络三、患者老年女性,慢性病程,因“反复左肩疼痛、活动不利3月”入院,时值天气寒冷之时,感受外界寒湿之邪,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湿性重浊,其性下趋,寒湿之邪附于筋骨,阻碍气血运行,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故见左肩疼痛,活动不利,四诊合参,本病当属中医“肩凝证”范畴,证属风

5、寒湿痹,治宜散寒祛湿,通络止痛,本病病位在肩,病性属实。四、本证应与左肩关节骨折相鉴别,二者均可有肩痛及活动不利,但后者有明显外伤史,通过体查及左肩X线可鉴别。7五、《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故治宜驱风散寒、利湿通络,方选乌头汤汤加减。乌头大辛大热,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为君药;麻黄、桂心温阳散寒止痛,共为臣药;秦艽、桑枝、海风藤祛湿通络,白芍、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祛风止痛;黄芪益气,使气血调畅,共为佐药;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能解乌头之毒。该病历书写规范、及时,中医辨病辨证、理法方药正确。住院医师:XXX科主任:XXX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