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doc

幼儿园混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doc

ID:50948817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幼儿园混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1页
幼儿园混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混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幼儿园混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社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家庭基本结构的迅速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越发重视,因此独生子女的教育和教养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幼儿园混龄教育逐渐受到关注并在各地幼儿园中开展实验。在中国,最早在中小学中将年龄差异的儿童编班教学,这种形式被称为“复式教学”。“复式教学”在我国普及教育中的功效显著,在提升教育质量上,也利于培养儿童的资助学习能力。幼儿园借鉴这种教育形式,逐渐发展为混龄教育,最著名的幼儿园混龄教育模式是蒙台梭利教育。幼儿园的混龄教育较传统教育方法具有很多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2、、课程评价上。在课程目标上,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采用统一的课程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现有的状态为起点,向统一的目标前进。在课程内容上,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拥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着意于打破结构紧密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形式,还学习的主动性于学生。在混龄教育中,不再具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而是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不再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而是采用差异化的评价,针对学生的起点和重点进行评价。幼儿教育的根本原则之一是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没有考虑这一问题,混龄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统一化模式,开始考虑幼儿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但是在混龄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必须针对魂灵

3、教育专门培训混龄教育师资。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教育组织形式与混龄教育类似,那就是“贝尔——兰开斯特制”,即导生制。这一组织形式的根本意蕴与混龄教育相似,都着重强调由“大带小”,注重合作学习。。后现代主义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以传统的课程模式——“泰勒模式”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瑞吉欧”课程为例,来说明一下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