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学考试要点.docx

生产系统学考试要点.docx

ID:50954542

大小:20.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生产系统学考试要点.docx_第1页
生产系统学考试要点.docx_第2页
生产系统学考试要点.docx_第3页
生产系统学考试要点.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产系统学考试要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制造系统的基本原理1.制造系统的定义制造系统是包含从原材料供给到销售服务的所有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和有关软件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硬件包括生产人员、生产设备、材料、能源和各种辅助装置,软件包括制造理论、制造技术和制造信息等。2.制造系统的分类(1)按制造工艺类型分离散型制造系统,连续型制造系统(2)按生产批量分单件小批量制造系统,批量制造系统,大批量制造系统(3)按生产计划分备货型制造系统,订货型制造系统3.制造系统的五流理论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价值流;工作流。4.机械加工系统三流理论物料流;信息流;能量流

2、。5.制造系统的发展历史(1)刚性自动化(2)数控加工(3)柔性制造(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5)智能制造系统6.新一代制造的特点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制造绿色化7.CIM定义利用计算机通过信息集成,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起来,以提高企业对激烈多变的竞争环境的适应能力,求的企业的总体效益,是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8.CIMS是什么?CIMS是一种基于CIM理念构成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优化的制造系统,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生产制造模式。9.CIMS的组成四个功能分系统:管理信息分

3、析系统;工程设计自动化分系统;制造自动化分系统;质量保证分系统两个支撑分系统:计算机通讯网络分系统;数据库分系统10.CIM的体系结构11.IDEF0模型4个功能模块:营销管理子系统;新产品开发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第二章成组技术1.成组技术定义广义定义是将许多各不相同,但又具有相似信息的事物,按一定准则分类成组,使若干事物能采用同一或相似的解决办法,以达到节省精力时间和费用的目的。成组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系统,则是将多种零件按照相似性归类编组,并以组为基础组织生产,用扩大了的成组批量代替各种零件的单一产品批量,从而实现

4、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生产管理的合理化,使原中小批量生产能获得接近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1.相似性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之一,相似性原理是成组技术原理的依据2.零件分类编码系统OPITZ系统:由9位十进制数字代码组成,前五位表示形状特征,后四位表示零件的尺寸材料原始形式和精度。JLBM-1系统:采用15位编码,每个码位包括10个特征码。12位构成一个功能名称矩阵,反应零件的功能和主要形状,3-9位表示零件的主要几何形状和加工特征,10-15表示零件的材料毛胚尺寸精度。3.编码分组法特征码位法;码域法;4.成组工艺的编制方法(1)用复合零件法编

5、制回转体零件成组工艺(2)用复合路线法编制回转体零件成组工艺第一章先进制造工艺技术1.先进制造工艺的特点优质;高效;低耗;洁净;灵活。2.超高速切削加工的优越性加工效率高;切削力小;热变形小;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好;加工过程稳定;减少后续加工工序;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3.超精密切削对刀具的要求(1)极高的硬度、耐用度和弹性模量,以保证刀具有很长的寿命和很高的尺寸耐用度;(2)刃口能磨得及其锋锐,实现超薄的切削厚度(3)刀刃无缺陷(4)与工件材料的抗黏结性好,化学亲和性小,能得到极好的加工表面完整性。4.RPM工艺方法的分类(1)按成型所

6、采用的原材料分类液体的光热聚合和固化固体粉末的烧结和黏结固体丝线材的融化固态膜片材的粘结(2)按制造工艺原理分类立体光刻;层合实体制造;选择性激光烧结;蓉蓉沉积造型;三维打印制造;焊接成形;其他技术第二章制造自动化系统1.数控机床的组成信息载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本体,检测装置。2.数控机床的分类(1)按运动控制分类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轮廓控制(2)按控制回路分类(区别,特点)开环伺服系统,闭环伺服系统,半闭环系统。(3)按数控装置分类硬件式数控,软件式数控(4)按加工类型分类金属加工类数控机床,金属成形类数控机床,特种加工数控

7、机床,其他类型机床(1)按同时控制的坐标轴分类2轴,3,4,5,多轴联动(2)按伺服控制系统液压驱动,气动,直流伺服,交流伺服(3)按定位坐标分类绝对坐标系统,增量坐标系统3.FMS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定义FMS:由一个传输系统联系起来的一些设备,传输装置把工件放在其他联结装置上送到各加工设备上,使工件加工明确,迅速和自动化。1.FMS的分类第一级,柔性制造模块第二级,柔性制造单元第三级,柔性制造线第四级,柔性制造系统第五级,柔性制造工厂2.FMC柔性制造单元的构成和功能构成:加工中心和托盘交换系统;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组合式功能:自

8、动加工功能;物料传输存储功能;完成自动加工与检测的控制功能;自动检验和监视的功能3.FMS物流设备的布置方案行排列;环形布置;梯形布置;开放式布置;以机器人为中心的单元4.FMS中的物料传输设备输送线,传送带,有轨小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