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与发热的治疗.doc

感冒与发热的治疗.doc

ID:50956714

大小:97.4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16

感冒与发热的治疗.doc_第1页
感冒与发热的治疗.doc_第2页
感冒与发热的治疗.doc_第3页
感冒与发热的治疗.doc_第4页
感冒与发热的治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冒与发热的治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感冒与发热的治疗在临床这些年来,看到许多的小孩子因为用药不当而使得病情加重或渐渐加重,但其父母却因为不懂而不觉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有时真的是很痛心,许多的成人也是治疗失当,但是,现在的治疗方法有权威,有专家,而且,中医的劣势在于,必须亲自看到病人,不像西医可以COPY,但西医的劣势也在于此,中医的优势也在此。且不讨论中西医之区别,中医之所以不振与它的理论的错误运用有直接的关系,这篇文章只讨论感冒与发热,但治疗的理论只有一个,可以适用于其它杂病,希望大家看过后,能够知道病如何治疗才是对的,如何治疗,可以使得病情一步步加重,但我不希望这篇文章太广的流传

2、,因为虽然我认为我目前认识到的理论是对的,但有几个原因:1、毕竟我治疗的病人有限,样本量不够大。2、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每个人受父母的影响颇深,如果其父母不懂教育,他们的言行对孩子的伤害可能导致许多心理和生理的问题,另外,孩子先天的禀赋强弱也有非常大的关系。3、现在的孩子用的药物太杂,中成药,西药,导致变证百出。所以,在此声明,这只是一家之言,可能有许多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指正。好了,现在我们进入正题。我认为真正的真理只有一个,从我学习中医,我们方剂学目录中治疗感冒、发热就是辛凉解表剂,辛温解表剂等等,现在大家的认识就是,既然我有热,我就该用凉药对治

3、,多么简单的道理呀,就像我们小时学的对仗,上对下,高对低,太简单了。老师这么教,我们这么学,临床也能很快退热,多好,但是,错。我母亲是59级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当时叫山东中医学院,我从小发热就在吃妈妈给我开的草药,桑菊饮合白虎汤,退热效果非常好,但是,我到初中时出现了一个症状,就是隔一段时间,我的肚子就会剧痛一次,妈妈就给我揉,还用热水袋,才能缓解,然后隔一段时间再发作。首先声明,我从小身体非常好,脚总是很热,夏天赤脚在水泥地上还觉得很舒服。当时根本不懂。后来,渐渐有了疑问,疑问一:张仲景是中医的医圣,等于儒家的孔子,他写的《伤寒论》开篇治疗发

4、热的桂枝汤,麻黄汤可都是温热的药,后世还赞桂枝汤为群方之首,为什么大家不用?为什么现在人们发热就要用清热药?疑问二:中医起源于道家,道家的吕洞宾号纯阳真人,纯阳可是无阴的,《黄帝内经》也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那么重要,为什么还要用凉药消伐它?直到2004年我遇到了一个民间教中医的老师,这些问题得到了解答。中医正确的理论无疑是在《伤寒论》中,但年代久远,今人不会用。《伤寒论》以六经辩证诊断和治疗疾病,非常实用和简单,六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解释一下,前三个是三阳经,后三个是三阴经,这六经就好像六道防线,疾病在太阳经

5、,是在表层,这时只是皮毛和口鼻受邪,脏腑还没有疾病,如果太阳突破进阳明,阳明突破进少阳,三阳突破进三阴。而治疗疾病就是病在哪一层用哪一层的药物,如果在三阴,就用四逆辈药物治疗。因为《伤寒论》太阴篇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太阴为三阴之第一层,故说太阴当用四逆辈,说明后面的也当用。四逆辈包括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当归四逆汤等等温热药物。),使得疾病由阴出阳,有里出表,由(五)脏出(六)腑。五脏与六腑的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那么本来是心脏的病,如果治疗后,小肠经巡行的部位突然出

6、现疼痛,那么就是疾病由里出表了,其它类推,比如:突然两侧头痛-肝经所主的病出胆经,或胆经本身的病走此路,突然腹泻-肺经所主的病从大肠出来了,当然,大肠本身的病也可从此出,服药后判元气攻击疾病的标准就是脉率的快慢,如果脉搏每分钟小于80次,那么就是身体元气聚集够了在排病,如果大于80次,是病在欺负身体,或药物没有用对,如果是在用温热的药物,就是药物用过量了,尤其是附子用过量了,再强调一遍,附子是否过量,安全与否,标准就是脉率的快慢和尺脉是否有根。太阳包括小肠经和膀胱经,阳明包括大肠经和胃经,少阳包括三焦经和胆经,太阴包括肺经和脾经,少阴包括心和肾,厥

7、阴包括心包和肝。太阳病如果治疗不对,有两条路可以突破防线,第一条就是上面写的,一层层突破;第二条路,因为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它们有经络的连接,所以,太阳经的病可以直接侵犯少阴经,这也是为什么发热治疗不好会得心脏病和肾炎的道理。其它依此类推。太阳主证:发热,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是感冒和发热的症状,头痛,发烧,怕冷等等。治疗:如果以上症状加上身上有汗,用桂枝汤;无汗用麻黄汤。但是,我几乎没有用到过太阳经的方子治疗疾病,只用过葛根汤。为什么?因为我所见到的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的发热,原因:1、孩子的父母因为房事、操劳、思虑焦虑等情绪、空调

8、,饮食寒凉,汗出当风等等因素,以及从清朝温病学派的流行,人们不断在用寒凉药物,西医的抗生素也是寒凉的药物,这些因素导致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