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doc

执业药师——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doc

ID:50962492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执业药师——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doc_第1页
执业药师——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doc_第2页
执业药师——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执业药师——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而成,供中医临床组方用药。其研制始于1992年,由江阴天江药业首家实施。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帮助下,经过十年研究,2002年得到国家八部委的认同并列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十五年来,我们先后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15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逐步完善与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中医临床。  一、原料研究  通过对多来源、多产地的质量的比较研究,固定药材的基源、产地、规格等级,稳定了中药材采购基

2、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1.多来源品种基源确定:为了保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稳定,确定药材基源及药用部位。在研究中比较不同来源药材的质量,并考虑市场上主流品种的供应情况,最终确定药材的基源及药用部位。如淫羊藿:2000年版药典收载5来源,经研究,朝鲜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较高,可达1.08-1.76%,因此确定淫羊藿基源为朝鲜淫羊藿的地上部分。  2.多产地品种产地确定:有些品种由于产地、生长方式的差异,导致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通过比较不同产地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最终确定原料的产地,确保原料的质

3、量。如黄芩,通过比较研究不同产地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山东平邑地区的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可达19.8%~22.3%,因此,确定黄芩配方颗粒的原料产地为山东平邑。  除上述品种、产地确认外,对采集、加工炮制有详细规定。  二、工艺研究  理论基础:传统理论:遵循中医药理论,根据传统汤剂的制备特点,原则上以水为溶媒。现代理论:根据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各类药材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所含化学成分(如生物碱、黄酮、蒽醌、皂苷、挥发油等)的性质,进行分类研究。  1.浸提工艺研究  ①挥发油提取工艺:根

4、据不同品种所含挥发油性质的差异,如极性、沸点、密度等,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进行包合,考察包结时间、温度和油水比例等参数。  ②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应用正交试验或均匀设计法优选提取工艺参数。  a根据药味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采用正交试验或均匀设计法,对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b通过对各类代表性品种的提取工艺研究,为制定其它组织结构类似或所含化学成分性质类似品种的浸提工艺提供了依据。c同时在确定具体品种的浸提工艺时,还结合传统汤剂的制备方法(如先煎、后下、久煎、捣碎后

5、入煎等),制定出既具科学性,又有经济实用性的浸提生产工艺。  2.分离工艺研究:根据需去除杂质的性质特点,特别是对难过滤的含粘液质、淀粉、果胶类成分较多的药材,研究应用适宜的过滤工艺及设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3.浓缩工艺研究:研究制定了真空薄膜浓缩工艺,使提取液在真空减压状态下,只需较低的温度即可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有效地保留了药物的有效成分。  4.喷雾干燥工艺研究:根据浓缩清膏的相对密度、含固量等参数,以及清膏中所含成分的性质特点,考察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塔内负压等工艺参数。  5.制

6、粒工艺研究:考察辅料品种及用量、主侧压力、进料速度等工艺参数,特别注重了吸湿结块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三、质量标准研究  质量标准研究的项目有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内容。  1.建立专属性的鉴别方法:采用TLC、HPLC、IR等色谱鉴别和光谱鉴别方法,选用阳性对照,建立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鉴别方法。常用300个品种已建立薄层色谱鉴别,并于2004年在国内首次推出《中药配方颗粒薄层色谱彩色图集》,记载了单品种152个,6个复方中药配方颗粒薄层色谱及5个中药配方颗粒综合图谱,附色

7、谱图188幅,药材和饮片照片156幅。在图集制作过程中,每个品种均取多个批次样品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批次之间薄层色谱图的差异。  2.建立含量测定项目:根据所测成分的理化性质,我们采用薄层扫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研究建立了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的含量测定方法。根据10批配方颗粒的含量测定结果,建立含量限度。  如规定黄连配方颗粒中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不得低于15%.炒白芍配方颗粒中含芍药苷不得低于3.0%.葛根配方颗粒中含葛根素不得低于10%.栀子配方颗粒中含栀子苷不得低于10%.  四

8、、药理药效学研究  选择生脉饮、加味生化汤、葛根芩连汤、霍香正气散等10个经方,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南京中医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单位开展合煎与分煎的药效学比较实验。  生脉饮分煎和合煎均有抗乌头碱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作用,药效作用无差异。均有抗大鼠失血性休克作用,药效作用无差异。  加味生化汤分煎和合煎均有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均有明显止血作用,合煎剂优于分煎剂。  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处方分煎和合煎,均有明显疗效;两者药效学作用相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