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训练》学案.doc

《文言文断句训练》学案.doc

ID:50963324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文言文断句训练》学案.doc_第1页
《文言文断句训练》学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训练》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断句训练》学案一、考点分析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虽没有对文言文的断句提出要求,但是在“题型示例”中有断句题,而且2012年、2013年、2014年高考湖北卷都出现了文言语段断句题。因此预计2015年这一题型还会出现。语段可能选自文言文阅读理解里的一段话,也有可能是从别的文章里面选一段话。二、学情分析文言断句对于学生来说是虽不是一个难点,但要想得满3分,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多数学生断句只凭语感,做题没有高效的方法;还有些同学没有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断句,导致得分不高。三、教学过程1.找问题,讲理由(1)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⑵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⑶彗星

2、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2.做练习,探方法(1)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初为司徒霸所辟举第累迁北海相后特征为洛阳令⑵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⑶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⑷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⑸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⑹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3、不亦君子乎⑻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3.高考真题(2014湖北)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麾下数十人遁入山谷保险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阴侯吴良承诏求寇已移檄旁县兵且集召德基计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状,奈何激之使生变乎?不若先以计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选自宋濂《吴德基传》)四、掌握方法是关键1.找名词,定主宾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动植物名等。名词一般在

4、句子中作主语、宾语。代词等同名词。2.找动词,定主干断句的最好标志是动词。找出动词和它搭配的主语和宾语,往往一个句子就梳理得差不多了。3.找虚词,定句读——文言虚词断句歌“曰”后冒(:),“哉”问叹(?!)“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则”前断句喜加逗(,)“矣”“耳”“焉”后常加句(。)“者”“也”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盖”“夫”“若夫”“纵”“向使”“然则”“是故”“于是”“苟”经常用于句首释4.明语法,辨句式(1)判断句式“……者,……也”等(2)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3)被动句式“为……所……”,(4)固定句式“如……何

5、”,“况……乎”,“何(以)……为”“何……之有”(宋何罪之有“无乃……乎”(无乃不可乎)5.明修辞,巧判断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6.明总分,理层次一个语段把握其思路,尤其是总分关系,据此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断句。五、小结(一)理解文意是基础(二)掌握方法是关键:1.找名词2.找动词3.找虚词4.找对话词5.明句式6.明修辞7.明总分(三)方法要综合运用六、补充说明:在湖北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断句只断六处,多一处扣掉1分,少一处则丢掉一次机会,务必记住此规

6、则。七、课堂演练湖阳公主新寡(资料128页,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