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ppt课件.ppt

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ppt课件.ppt

ID:50971006

大小:275.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3-16

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1页
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2页
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3页
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4页
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1第一节细菌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江河、湖泊、海洋、土壤、空气、矿层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微生物存在。在人类、动物、植物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呼吸道、消化道等腔道中,亦有多种微生物的寄生。2一、细菌在人体的分布(一)正常菌群的含义(二)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三)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四)条件致病菌和菌群失调3二、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外界环境适宜,就生长繁殖;条件改变过于剧烈,使微生物的主要代谢发生障碍,或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会导致生长停顿,甚至死亡。在医学上常用的人工方法,造成微生物极为不

2、利的环境,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4(一)土壤中的细菌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另外还有真菌、螺旋体等(二)水中的细菌水中的病菌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等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及污染物。因此,粪便管理在控制和消灭消化道传染病有重要意义。5(三)空气中的细菌室外空气中常见产芽胞杆菌、产色素细菌及真菌孢子等;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比室外多,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医院病房、门诊等处,容易受到带菌者和病人污染。6【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检测细菌分布的方法,熟悉正常菌群的含义。【材料】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血琼脂平板培养基,生理盐水,碘酊,75%酒精,无菌棉签。

3、7【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检测细菌分布的方法,熟悉正常菌群的含义。【材料】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血琼脂平板培养基,生理盐水,碘酊,75%酒精,无菌棉签。8【方法】(一)空气中细菌的检查1.分别在教室、厕所、食堂及无菌室中选择距地面约1米左右的一处桌面,将普通培养基揭开,暴露空气中10min后,再将平皿盖上。2.置37℃培养箱24h,观察培养基中菌落的数目及菌落形态的特点,并任选一个菌落作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9(二)呼吸道细菌的检查1.将血平板培养基打开,在距口腔10cm,面对培养基用力咳嗽3~5次,再盖上平皿。2.用沾过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咽喉处轻轻擦拭,即咽拭子,然后在血平板培养基

4、上用平板分离化线法接种。3.将上述两个培养板均置37℃培养箱24h,观察培养基中菌落的数目及菌落的形态特点。10(三)皮肤表面细菌的检查1.将普通培养基分为三等份,将未洗的手指、用肥皂洗过的手指、经上碘酊+75%酒精处理的手指在培养基上轻涂。2.将培养板置37℃培养箱24h,观察培养基中菌落的数目及菌落的形态特点。11第二节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细菌在自然界必然不断经受周围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当环境适宜时,细菌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而生长繁殖;若环境条件变化,可引起细菌的代谢和其他性状发生变异;若环境条件改变剧烈,可使细菌生长受到抑制或导致死亡。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

5、: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无菌: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在的意思。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12一、物理因素(一)热力灭菌1.湿热灭菌法2.干热灭菌法(二)电磁波与射线1.日光与紫外线2.电离辐射13(三)滤过除菌法除菌滤器简称滤菌器,将液体或空气通过含有微细小孔的滤器,只允许小于孔径的物体如液体和空气通过,大于孔径的的物体不能通过。它们可用陶瓷、硅藻土、石棉或玻璃屑等制成。主要用于一些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空气等除菌。一般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和细菌的L型。14(四)超声与超声波每秒钟超过200,000次振动的声波不被人耳感受,称为超声波。微生物对

6、强度高的超声波很敏感。(五)干燥多数细菌的繁殖体在空气中干燥时很快死亡。有些细菌抗干燥力较强,尤其有蛋白质等物质保护时。(六)低温多数细菌耐低温。在低温状态下,这些细菌的代谢减慢,当温度如回升到适宜范围又能恢复生长繁殖,故低温常用作保存菌种。15二、化学因素化学药物能影响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生理活动,从而发挥防腐,消毒,甚至灭菌的作用。防腐剂的浓度高或作用时间长,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消毒及防腐药物对人体组织有害,只能外用或用于环境消毒。16(一)化学消毒剂(二)防腐剂用于防腐的药物称为防腐剂。生物制剂(如疫苗、类毒素、抗毒素等)中常加入防腐剂,以防止杂菌生长。常用防腐剂

7、有0.5%石炭酸、0.01%硫柳汞和0.1~0.2%甲醛等。(三)化学疗剂17三、生物因素(一)噬菌体(Bacteriophage)噬菌体是能感染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的病毒。噬菌体分布广泛,凡是有细菌存在的场所,就可能有相应噬菌体的存在。噬菌体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寄居于易感宿主菌体内。(二)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一种化学物质。抗生素主要来源于放线菌、某些真菌和细菌。目前生产的抗生素,除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外,有些已能人工合成或半合成。18四、实验(一)物理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