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拖延行为的心理原因探析.doc

中学生拖延行为的心理原因探析.doc

ID:50989074

大小:35.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中学生拖延行为的心理原因探析.doc_第1页
中学生拖延行为的心理原因探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拖延行为的心理原因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生拖延行为的心理原因探析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是否能健康茁壮成长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盛衰。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都有遇事爱拖延的毛病,老师和家长叹息,学生也身陷拖延怪圈,难以自拔。而这样的心理问题似乎没有引起老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他们对学生的拖延习惯或无可奈何,或熟视无睹,致使这种现象有更加严重的趋势。什么是拖延行为拖延行为就是把应该立即做的事情推迟到以后再做,把决定了的应及时完成的任务暂缓实行的一种心理反应。拖延者的心理表现:1.在节假日里,原打算做一件事(记单词或写一篇文章),却不是发自心底想

2、去做这件事。同时,还有更有吸引力的“事(”如旅游、看电视)要做,使自己顾此失彼。2.自己意识到了拖延的后果,却仍然拖延已决定要做的事。3.自己继续一错再错,想无休止地拖延下去,直到最后一刻勉强完成了这件事,或比预定的时间要晚。4.由于拖延和耽误了时间,内心感到十分的不快或内疚,并痛恨自己的行为。5.自己可能会以一次拖延的教训为戒,下决心不再犯或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6.事隔不久,当自己遇上比较复杂尤其是不能在短期内完成的事情时,就会“旧病复发”,陷入又一轮的“感情折磨”拖延的原因“自我厌恶感”指的是一个人经常因看不起自己而烦恼不已,这种意识常会导致焦虑、烦恼、抑郁、缺乏

3、自信和妄自菲薄等情绪反应。受挫力低弱指的是遇事经不起挫折。这种心理现象是造成拖延迟滞的第二个主要原因。它能助长“自我击败”心理的形成,使人产生焦虑、急躁的情绪,认为自己“应该”这样或“必须”那样。如毕业班的小涛很向往一所市级重点学校,这所学校离他家很近,生活、学习很方便。他也向老师、同学说了自己的想法,同学们知道后投来异样的眼神。小涛一脸的无所谓,不顾老师和家长的劝说,认为自己应该上市级重点学校,只要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最后阶段拼力冲刺,就会成功,只有这样,今后才能考上大学。如果上不了这所学校,自己的一生将失去意义。其实,小涛的基础并不好,平时学习也不努力,成绩在班上属

4、于中下等。其实他的行为和心理相互矛盾,犯了心理上的忌讳,即给自己制定了不现实的目标。在接下来的总复习中,小涛先前的豪情似云烟散尽,内心矛盾重重,情绪浮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也不按时交。最后,他的升学成绩自然不理想,上不了他向往的学校。对于像小涛这样的学生,不但未发挥出原有的能力,也未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力,还导致今后拖延怠惰习惯的形成。克服拖延行为的方法:一、奖励强化原则是指完成某一事情后就得到了奖励刺激,这一行为就会持续下去。取消奖励后,这一行为就会趋于停止。比如学生写作业,如果拖延不写,随即得到了“奖励”———听音乐、看电视、吃零食,虽可以解除一时的焦虑,但还会

5、继续拖延写作业。如果取消一切奖励,拖延不会带来任何满足,只会产生烦恼,那他就不愿再拖下去了。反之,如果想干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如完成一份试卷,就把完成试卷作为和朋友聊天的前提条件,这样,强化原则就会有效地制止拖延。“奖励———惩罚”原则是指通过强化奖励或惩罚的手段制止拖延。比如自己想做一件久拖未决的事情,可以把这件繁琐的事情分成几个部分,然后用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作为奖励,养成自己有规律的行为习惯,从而轻松解决棘手的事情。“提醒自己法”指平时制作一些卡片,把一天要做的事记下来,随时提醒自己;也可以写一些名言警句,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日事,今日毕”“、人生最大的失

6、败是自弃”等,时刻提醒自己去完成该做的事情。那种只相信自己的记忆,把今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做是不明智的做法。利用有效的惯性是指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事,可以借助积极的情绪去做另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制定五分钟计划”是指在五分钟里,先同意进行一项工作,时间到了,暗问自己是否愿意再干五分钟,以自己的行为做出回答。整个过程要以自愿的形式进行,你可以不必延长学习时间,也不必超出原来的规定。这样在规定的五分钟结束时,自身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动力,并且会越来越强,一直持续下去。想到后马上就做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想到就做的习惯,就可以避免苦思冥想、翻找资料和杂乱无章,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7、二、改变居室环境原则是指所处的周边环境会明显地影响生活和学习的拖延。例如,许多学生家庭都是在经商,租赁的房子拥挤不堪,厨房、卧室、书房三合一。学生回到家基本不看书,不写作业,即使有一张书桌,也堆放着杂物,根本就不具备学习的环境。古代有“孟母三迁”的传说,说明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所以,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你都要设法去创造或寻找学习效率高、促进工作的良好环境。当代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成长过程中他们要承受许多鲜为人知的烦恼。通过一年多的调查与研究,我发现在中学生身上拖延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学生主观上想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智力不差,学习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