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的成语.doc

孟子告子上的成语.doc

ID:51001921

大小:38.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孟子告子上的成语.doc_第1页
孟子告子上的成语.doc_第2页
孟子告子上的成语.doc_第3页
孟子告子上的成语.doc_第4页
孟子告子上的成语.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告子上的成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杯水车薪读音:bēishuǐchēxīn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造句:有新债未动毫分的,除了承许夏鼎三十两外,大有杯水车薪之状。(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四回)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分句;表示力量微小不能解决问题近义词:杯水救薪无济于事反义词:绰绰有余必由之路读音:bìyóuzhīlù释义: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出自:《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

2、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造句: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九回)恻隐之心读音:cèyǐnzhīxīn释义: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出自:《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造句: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有同情心近义词:悲天悯人反义词:铁石心肠落井下石成仁取

3、义读音:chéngrénqǔyì释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造句:大丈夫既然以身许国,七尺微躯不敢私有。成仁取义之理,略知一二。(姚雪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近义词:舍生取义舍身成仁反义词:苟且偷生旦旦而伐读音:dàndànérfá释义: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出自:《孟

4、子·告子上》:“亦犹斧斤之于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鸿鹄将至读音:hónghújiāngzhì释义: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出自:《孟子·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学习不专心舍生取义读音:shěshēngqǔyì释义: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5、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造句:舍生取义兮捐微躯,谁云女妇兮夫弗如?(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以身报国舍身求法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先得我心读音:xiāndéwǒxīn释义: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出自:《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造句: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性善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性相近也。(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孟子》)用法

6、: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性善也。圣人~之所同然耳,性相近也。◎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孟子》一曝十寒读音:yīpùshíhán释义: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出自:《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造句:他们跑出英文教室,说的听的依然是中国话。这只是‘一曝十寒’的办法罢了,对于理解的功夫完全抛荒。(叶圣陶《英文教授》)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近义词:三心二

7、意有始无终反义词:持之以恒有始有终专心致志读音:zhuānxīnzhìzhì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造句:不由我不专心致志搞这一套。(叶圣陶《招魂》)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聚精会神专心一志反义词:心不在焉心猿意马膏粱文绣读音:gāoliángwénxiù释义: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出自: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

8、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用法:在小侄年幼,虽不知文章为何物,然将读过的细味起来,那~比着令闻广誉,真是不啻百倍的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五回鱼与熊掌读音:yúyǔxióngzhǎng释义: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出自: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