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成像基本原理.ppt

X线成像基本原理.ppt

ID:51024232

大小:24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17

X线成像基本原理.ppt_第1页
X线成像基本原理.ppt_第2页
X线成像基本原理.ppt_第3页
X线成像基本原理.ppt_第4页
X线成像基本原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X线成像基本原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X线成像技术第一节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一、X线的产生和特性1、X线的产生:是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一种电磁波。X线发生装置主要包括: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2、X线的特性X线诊断常用波长:0.008~0.031nm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生物效应与成像相关的特性穿透性: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为X线成像的基础。荧光效应:能激发荧光物质,并转换成肉眼可见的荧光,为X线透视的基础。感光效应:能使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并形成潜影,经显、定影处理后形成灰阶度不同的X线

2、照片,为X线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作用,为放射剂量学和数字化探测器成像的基础。生物效应:X线进入人体,可使机体与细胞结构发生生理和生物学改变,其损害程度与X线的量成正比,为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二、X线成像原理X线成像在不同密度的组织间的差别三、X线图像形成的基本条件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组织结构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剩余X线经过显像过程形成X线图像第二节X线检查技术(一)、普通检查透视优点:可转动病人,改变方向观察可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经济简便,立即得到结果缺点:对比度和清晰度欠

3、佳不利于防护不能留下永久记录X线摄影(最常用)优点:成像效果好,显示病变清晰客观记录、便于复查对照和会诊缺点:检查范围受胶片大小限制不能评估动态运动功能(二)、特殊检查软线摄影:用于乳腺等软组织摄影放大摄影:用于显示细微病变体层摄影:用于显示重叠较多和处于较深部位的病变记波摄影:用于观察脏器的运动(三)、造影检查1、对比剂(1).高密度对比剂(阳性对比剂)(2).低密度对比剂(阴性对比剂)2、造影方法(1).直接引入(2).间接引入3、造影前准备及造影反应处理(三)、造影检查(1)对比剂对比剂条件:①有良好的造

4、影效果②无毒无害③能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阳性(高密度)对比剂:比重大,原子序数高,常用钡剂和碘剂等钡剂混悬液:用于食道及胃肠造影。钡胶浆:主要用于支气管造影检查。碘剂有机碘制剂:用途:血管,胆道,胆囊,泌尿造影及CT增强排泄:经肝或肾,从胆道或泌尿道排出类型:离子型:副作用大,过敏反应多,价格低非离子型:低渗,低粘度,低毒性,高费用无机碘制剂:用于气管,输尿管,膀胱造影等如碘化油、碘化钠等(2)造影方式直接引入:①口服法②灌注法③穿刺注入法间接引入:先引入某一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再经吸收聚集于造影器官,如淋巴造影,

5、静脉胆道,肾盂造影,口服胆囊造影。(3)检查前准备与造影反应了解病人有无造影检查的禁忌证,如严重心、肾疾病及过敏体质等。过敏试验。但试验后即使无阳性结果也可发生对比剂反应。做好抢救准备。在对比剂中,钡剂应用较安全;碘剂过敏反应较常见,也较严重。轻度:皮肤潮红,荨麻疹,胸闷,气短,恶心,呕吐。中度:意识丧失,喉头水肿,呼吸困难。重度:血压下降,肺水肿,心脏骤停,休克、死亡。CR(计算机X线成像):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经过读取、图像处理显示出数字图像。在荧屏上显示人眼可见的灰阶图像

6、。DR(数字X线成像):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同计算机结合。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四)数字化成像技术数字X线成像的优点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照射剂量低;实现了数字化存储、传输;可以进行后处理。X线分析与诊断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全面观察,具体分析病灶的大小、数目、形态、边缘、密度、功能变化、对邻近组织结构影响结合临床资料做出X线诊断肯定性诊断、否定性诊断、可能性诊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